狗不理作為一家國有餐飲企業,市場化程度低,競爭意識薄弱,主要是吃老本,其主要產品不是正餐,只能靠品牌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消費,但這類游客不是長期穩定有黏度的客戶。
任何一家打算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而言,都需要收購、合作等方式來完善業務布局,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提高估值。“如果只賣包子,留給投資者的想象空間畢竟有限。”
狗不理要開咖啡館的故事,你認為能講得下去嗎?
從今以后,狗不理就不僅是“包子”的代名詞,中華老字號也不落伍,真的要開始“喝"咖啡了。
天津狗不理集團1月21日宣布,成功獲得澳大利亞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高樂雅在中國的永久使用權,這個國際知名品牌將成為狗不理拓展中國本土餐飲市場的利器。
為何包子賣得好好的,又開始打起了咖啡的主意?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解釋稱,“我國咖啡消費市場每年增長15%左右,遠遠高于國際市場每年2%的增長速度。”正是看好咖啡市場的前景,狗不理集團才下決心進軍這一領域。
對此,一位餐飲行業人士認為,任何一家打算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而言,都需要收購、合作等方式來完善業務布局,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提高估值。“如果只賣包子,留給投資者的想象空間畢竟有限。”
去年7月,狗不理出現在證監會“2014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中。有媒體援引公司方面負責人的解釋稱:“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便一一列舉”。
“狗不理上市終止,主要問題還應該是其財務狀況不佳”,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沈萌認為,狗不理作為一家國有餐飲企業,市場化程度低,競爭意識薄弱,主要是吃老本,其主要產品不是正餐,只能靠品牌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消費,但這類游客不是長期穩定有黏度的客戶。
企業在國內上市,除了有盈利等方面的要求外,還需有未來增長性的要求。
狗不理方面曾表示,“此后如果時機成熟還會有上市計劃,會擇機再申報”。
顯然,牽手咖啡洋品牌正是為上市創造機會的重要一步。高樂雅咖啡1979年起源于美國芝加哥,發展于澳大利亞,目前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也是世界最大的咖啡連鎖五強之一。
據介紹,狗不理集團將采取商業合作和連鎖經營的方式拓展咖啡消費市場,預計今后五年可新開連鎖門店200家。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一個國外知名、國內不起眼的洋品牌,公司官網顯示,高樂雅咖啡1979年起源于美國芝加哥,1996年成立于澳大利亞悉尼(米蘭達)。如今,高樂雅咖啡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擁有1000多家門店分布在六大洲的42個國家。
但根據公司官網數據,高樂雅咖啡在中國地區現有門店數量僅為6家,分布在上海和江蘇。
去年1月,狗不理宣布并購美國一家知名連鎖咖啡企業,借助收購企業在40多個國家的數百家連鎖店,一舉打入國際餐飲市場。如今來看,狗不理只是獲得高樂雅在中國的永久使用權,并非是對其全球業務進行收購。
根據公開資料,原為國企的狗不理在2005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2007年增資后,天津同仁堂持股28.6%,張彥森持有71.4%。
狗不理是兼具餐飲、食品工業、物流配送等多業態的企業集團,2014年營業收入約10億元,其擁有的“狗不理”品牌具有150多年歷史,是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狗不理包子技藝被評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