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特斯拉CEO哭了:為毛我們在中國淪落為外賣送餐車

    特斯拉CEO哭了:為毛我們在中國淪落為外賣送餐車
    重慶商報 談
    一線走訪
    2015-04-28
    2.9萬

    【導語】在餐飲業開啟場景時代后,“店外元素”正在成為餐飲業打造整體體驗的新砝碼。
     

    重慶外賣團隊用特斯拉斯馬特送餐,而盒飯業的新勢力——大連次方城則派遣“美國海軍陸戰隊”盒飯小分隊強勢“入侵”寫字樓。讓品牌炫酷化和流動化,可能是餐飲業外行人入侵的大殺器。

     

     

    “這是送餐車嗎?”一日,有餐友在重慶江北區看到一輛特斯拉送餐車,急忙拍照發到朋友圈。原來,這輛車屬于重慶一家互聯網餐廳。除了特斯拉,這家餐廳還有3輛斯馬特送餐車,4輛車加起來價值高達150多萬元。

     

    酷車策略:高昂的成本是外賣創業團隊輕易消化得了的?這是個疑問。

     

     

    酷人策略:服裝造型與顏值上的比拼,好像更有四兩撥千斤的味道。

    車身印廣告二維碼

     

    劇在朋友圈發照片的戴先生回憶,當時他和同事開著車,他坐副駕,行至龍華大道時,一輛特斯拉闖入他們的視線。“仔細一看,車尾還寫著送餐電話等信息。”

     

    戴先生和同事加速追上去,發現這輛特斯拉車身印著廣告,還有一個巨大的二維碼。戴先生掃描二維碼,發現這是一家私房菜餐廳,菜品價格大多為10~100元,最貴是218元。

    投150多萬買車送餐

     

    該餐廳負責人叫顏科,他今年32歲,從去年9月開始和朋友搞餐飲,定位是“互聯網自媒體網絡餐廳”,并投入了1輛特斯拉、3輛斯馬特和7輛摩托車當送餐車。“特斯拉103萬、3輛斯馬特50萬,僅送餐車的投入就達到150萬。”

     

    送餐車車身印著餐廳名字和廣告,還有一個二維碼。顏科介紹,特斯拉空間大,一次可以送5單外賣;斯馬特車身小、停車方便,一次可以送3單。“如果每份訂單超過100元,就免費送餐,100元以內加收8元送餐費。”

    停在路邊就是廣告

     

    在送餐車上的高投入讓很多人不理解,但顏科表示,他們想制造品牌效應。“有人認為特斯拉、斯馬特就是送餐車而已,但它們每送餐一次,就是一次品牌推廣,停在路邊就是一個廣告,不少路人會忍不住掏出手機掃一掃,成為我們的粉絲。”

     

    顏科算了一筆賬,以特斯拉為例,一般充一次電需60元,可跑350公里,現在財富中心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可免費充電,半小時充滿只要5元停車費,“加上車輛維護費、駕駛員費用……雖然這筆投資尚未收回,但我們不著急。”顏科說,他的目標不只在做餐飲,花這么大力氣也不僅是為了送餐,“我們要做一個‘解決白領和懶人用餐問題的平臺’。”

    七嘴八舌:有錢,才能任性

     

    “燒白哥”:能投入這么大,肯定底子厚,有錢才能任性。退一萬步說,即使真的失敗了,影響也不大,車又不會報廢。不過最根本的還是服務和味道。

     

    劉暢(“唐僧燒烤”老板):我們一般和快遞合作,或者騎摩托車送餐。像特斯拉投入這么巨大的送餐車風險挺大的,這是有錢任性的做法。

    張瓏耀(“重慶張氏總裁燒白”老板):我們自己開車送外賣是想和客戶互動,聽他們的反饋意見,這也是服務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我來說,我更看重投資回報比,看你是想用200萬賺40萬,還是用2萬賺5萬。

     

    專家點評:不要用傳統的眼光來看待互聯網創業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重慶市市場營銷與策劃學會副會長廖成林表示,這是傳統經營和互聯網有機結合的嘗試,有任性成分、浪漫色彩和小資因素。“這樣的思考方向沒有錯,但之后還需要考慮怎樣把掃碼的路人變成忠實粉絲和客源,這就需要足夠吸引人的產品。”

     

    對于“特斯拉送外賣是噱頭”的觀點,廖教授認為,不要完全用傳統眼光看待互聯網創業,“一些投資者并非只關注近期收益,每個人的決策準則也不同”。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