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為啥就你的營銷沒效果?怕是犯了“秋褲錯誤”

    為啥就你的營銷沒效果?怕是犯了“秋褲錯誤”
    小包子
    內參深度
    2019-12-24
    1.5萬


    許多餐飲老板搞營銷,就像在減肥,辦個健身卡一頓暴練,上秤還重了 3 斤,躺床上開始愁,為啥我動作都做了,就是沒效果?

    此時,你可以考慮一下,是不是犯了以下 5 個常見錯誤。

    餐飲老板內參 小包子/ 文

    *特別聲明:本文理論內容整理自 “2020 外賣產業大會”,獨立營銷戰略顧問小馬宋的現場分享。



    你媽讓你穿秋褲
    但你冷嗎?


    世界上穿秋褲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我覺得冷,另一種是我媽覺得我冷——你的顧客到底冷不冷,這是個問題。



    麥當勞就出過這樣一個“秋褲錯誤”。多年前,他們想力推一款奶昔,多次調整口味,做了很多宣傳,一直反響平平。


    一段時間后,他們發現顧客們都愛在早上買這款奶昔,為什么中午不買,晚上不買? 


    原來,絕大多數購買的顧客,消費場景都是類似的:開車上班路上無聊,嘴里閑得慌,點杯奶昔打發時間——也就是說,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不是口味(秋褲),而是“趣味”。


    依據這個場景,麥當勞不再調整口味,而是加大分量、換細吸管、增加珍珠/水果顆粒,這樣減慢飽腹速度,增加趣味后,奶昔銷量大增。


    ◎ 開車打包的消費場景,在美國非常普遍。



    當下也有好例子,比如熊貓不走蛋糕。


    它面對的秋褲錯誤是“生日蛋糕”,消費者吃生日蛋糕,這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是蛋糕,而是儀式感,蛋糕只是儀式感的其中一個環節。


    于是,“熊貓不走”采用了一系列增強體驗感的做法:熊貓人送貨、唱歌、跳舞、變魔術等,月流水很快達到千萬級。

    參問:做營銷之前,你搞懂你的顧客真正想要什么了嗎?


    背著上萬的包
    為啥不買 30 塊的餐?


    當代青年有個魔幻消費觀:我可以買上萬的包,可以買上萬的鞋,但讓我出 8 塊錢的郵費?做夢!

    顧客能花的錢,其實不存在他的銀行賬戶,而存在他的“心理賬戶”中。


    心理賬戶現象,在餐飲業隨處可見。


    工作餐 vs 朋友聚會
    工作餐:番茄炒蛋要我 30?你咋不去搶? 
    朋友聚會:番茄炒蛋才 30 !這家店我愛了!


    普通外賣VS犒勞自己
    普通外賣:30,能吃飽就行。
    犒勞自己:50+,火鍋、小龍蝦、日料、一堆大肉、還得搭配加料奶茶,勞動了一整天多么辛苦啊!這些都是我應得的!

    ◎ 圖自美團外賣,可重點看劃紅線部分。



    參問:顧客對你的品牌,給出的心理價位是多少呢?



    默默付出希望顧客察覺
    雷鋒都寫了日記啊!

    餐飲行業里,“男二號”不少——默默做了很多,等待女主發現他的好。就連雷鋒都會寫日記,你咋還等著顧客自己發現你的好呢?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如何讓顧客體驗到你的好?


    有家做粥的品牌,主打用農夫山泉煮粥,為了展現它的價值感,老板會在顧客點粥后,送上半瓶農夫山泉,告訴顧客“這碗粥只用了一半,剩下的您帶走”。


    也有做奶茶的品牌,主打自己不用植脂末,只用鮮奶,便在店內擺了專門放置三元鮮奶空盒的箱子。


    ◎ 圖自點評。



    老鄉雞也是,每個碗里都有雞蛋卵(沒有生出來的蛋),什么也不用說,就可以證明都是180 天老母雞。

    ◎ 老鄉雞也主打農夫山泉燉湯。



    把看不見摸不著的價值可視化、體驗化,是比促銷更有效的營銷。

    參問:不做男二,你有哪些“小心機”設計?


    你的折扣狠不狠
    不是數學題,是個情感題


    滿減營銷,在大街上很常見。我們來做個選擇題,下列滿減,你認為誰更劃算:
    A、滿 100減 10 
    B、滿 1000 減 20


    相信大部分人會選 A,并對 B 號商家的行為感到迷惑:我 1000 都花了,還差你這 20?


    劃算是一種感受,決定是否劃算的,不是絕對值,而是比例——這就是比例偏見。

    再做一道選擇題,下面兩種情況,你認為哪個更優惠:
    A:餐廳消費滿200元,送15元老醋花生
    B:餐廳消費滿200元,加1元,送15元老醋花生

    相信大部分人會選 B。比起 A,B 可是足足賺了 15倍的優惠呢!

    再舉個例子。內參君樓下就有一條競爭激烈的餐飲街,內有3家串串店都在搞活動:A餐廳“消費滿188元減38元”;B餐廳“全場六八折”;C餐廳“充值3倍消費,當餐免單”。


    對顧客來說,A餐廳優惠 20%,B餐廳優惠 32%,C 餐廳卻是優惠了100%——當餐免單,即使它不是最省錢的,但給顧客的比例沖擊最大,效果自然也最好。

    參問:你的活動設置,是否讓消費者感到“賺了”?


    萬事開頭難
    那就幫他開個頭


    內參君讀過一則雞湯,父親向孩子傳授克服困難的要訣“面對一堵難以逾越的高墻,如果你遲疑不決,那就先把帽子扔過去,這樣你就會想方設法翻到墻那邊

    人開始做一件事是非常難的,但如果他發現自己已經走了一小段,就很難停下來了。


    幫助顧客仍出帽子,邁出第一步,這種模型在餐飲業很常見。


    比如買一杯奶茶可以集一枚印戳,集齊6枚可以免費得一杯奶茶,顧客的積極性可能不高。怎么改變呢?


    ◎ 示例展示,已模糊品牌名稱。



    先蓋3枚印戳,告訴顧客,集齊9個印戳可以免費領一杯奶茶,實際上是一樣的,但后者已經完成了30%,更有動力繼續下去。一開始就為顧客設立一個接近目標的起點,比讓他從頭開始更有用。

    參問:回想一下你自己,有沒有集戳成功過呢?



    小結

    以上說到的常見錯誤,看似細節,其實關系到你是否理解營銷背后的邏輯。


    要精準洞察用戶心理和市場動向很難,我們提供的這5個簡單的自檢模型,希望能夠幫助各位餐飲老板理清邏輯,做出可落地的營銷方案,不再陷入做了動作,但沒效果的窘境。

    48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