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600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七飯
肯德基入局、庫迪“攪局”
加速咖啡“價格內卷”
剛剛,又有頭部品牌加入到這場咖啡價格大混戰!
肯德基加碼咖啡賽道,開出了獨立咖啡品牌KCOFFEE,不僅有肯德基餐廳常售賣的美式拿鐵,還推出了特有的雪頂咖啡、手搖咖啡系列。
價格上各種咖啡的價格帶為15—22元,但借助月卡等促銷活動,一杯咖啡的實際價格可能低至10元,美式咖啡、卡布奇諾、風味拿鐵僅需5元。
這樣的低價策略加速了咖啡賽道的“無限內卷”。
原本各品牌都在默默發力,沖刺更大的品牌規模,6月5日,瑞幸咖啡達成萬店規模,第10000家門店在廈門中山路開業;在第二季度星巴克門店數超過了6200家門店,朝著9000家門店目標數前進;Manner Coffee門店數超過了900家……
但”攪局者“庫迪咖啡的出現,有意無意地將賽道拖入價格內卷中。
5月11日,庫迪咖啡宣布開啟“夏日冰飲季、天天9.9”的促銷活動,這活動將持續到7月30日。這之后,9.9一杯咖啡的接力棒交給了瑞幸。
8月1日,第二季度的業績溝通會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宣布把9.9元活動常態化進行下去,“決定此次活動將至少持續兩年”。
太平洋咖啡也在31周年之際,小范圍地推出了“9.9元喝咖啡”活動。
咖啡戰本質:
同一模式的再復制
回顧完舊版本的瑞幸9.9元,我們再來看看庫迪咖啡的9.9元。
庫迪咖啡由瑞幸咖啡創始人、前CEO錢治亞女士率原核心團隊打造,庫迪咖啡戰略委員會主席則為陸正耀。不得不說,這“配方”很熟悉。
從2022年10月開出第一家店后,庫迪咖啡以熟悉的“燒錢”補貼換流量,也就是9.9元低價策略收獲一大波流量。
通過“全聯營”模式,庫迪咖啡的門店數已經突破5000家,只用了10個月,用“狂飆”來形容并不為過。
“燒錢+補貼+迅速擴張”,這是陸正耀最為擅長的打法。這種打法曾出現在上文提到的瑞幸第一階段,也是庫迪咖啡的現階段。
此時的咖啡價格戰,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瑞幸不同階段的對打”。不同之處在算法,如何理解一杯咖啡9.9元的價格。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介紹,規模化效應之下,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約為5.5元,加上房租、人工、水電雜費等的綜合成本在9元以下。
瑞幸咖啡首席執行官郭謹一則提到,瑞幸已經建立成本優勢、規模優勢,可以在保持合理利潤率的同時,達到有競爭力的價格和杯量,其他品牌很難在該方面與瑞幸進行競爭。
在瑞幸高調宣布常態化9.9元策略的第二季度,總收入為62.01億元,同比增長88%。二季度實現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為9.99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15億元。
兩個品牌對價格的理解,涇渭分明,一杯咖啡的價格與整體的利潤率,無關對錯,只是發展階段不同。
此外,庫迪咖啡所要攻占的價格帶,已經由瑞幸“把控”,已經占據了消費者心智的第一,攻占難度將大幅度增加。
咖啡品牌持續走下去關鍵是什么?
首先,價格策略往往是品牌發展初期跑馬圈地、擴大品牌規模的有效手段,背后往往需要巨大的資本支撐。
這也是庫迪咖啡10個月開出5000家的秘訣,在一二三線城市廣撒網,而非逐級下沉。但這樣快速的拓展往往會導致供應鏈與人才的脫節。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咖啡賽道,開店率與閉店率雙高,通過“全聯營”模式快速積累起的眾多門店往往“藏雷”無數。
有相關媒體報道,庫迪咖啡閉店數在18家典型連鎖咖啡品牌中占比達到了39%。相當于每3家倒閉的連鎖品牌門店中,就有一家是庫迪。
這背后很重要的關店原因在促銷力度的減小,銷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聯營商們面對無法盈利的現狀,信心大減,只能草草收場。此時,庫迪也無法加大補貼力度,來提升門店銷量。
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其次,僅憑低價策略并不是細水長流的長久之計,消費者所看重的是有品質、有價值感的低價格。
在長期的低價策略面前,庫迪咖啡被加盟商抱怨只打折,不賺錢,也因為口味、品控等問題,頻頻遭受消費者的吐槽。
反觀瑞幸、Manner、Tims咖啡等品牌,已經形成了穩定的上新節奏及相對穩定的品質,即便是真刀真槍地打價格戰,這背后的“彈藥儲備”也是充足的很。在價格之外,他們依舊有吸引消費者的利器。
最后,咖啡作為茶飲的一個大分類,它的底層邏輯從來沒變過,一個品牌的綜合影響力,來自品牌、品質、規模、背后的供應鏈,以及沉淀出來的盈利模式。
來!兄弟們,一起把價格打下來!大火的網絡用語用在熱鬧的咖啡賽道非常貼切。
9.9元最終收益的還是消費者,庫迪咖啡要解決低價策略之后的轉型,而“瑞幸們”的挑戰更大,要在9.9元價格帶內,嚴控成本,做好品質,要走的路依舊很長!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