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孫雨
遇見小面9年200家店
不快,但勝在時機剛剛好
2023年6月10日,遇見小面全國第200店,在上海打浦橋日月光中心正式開業。
遇見小面現在已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武漢等十多座城市。有人問,“發展九年,為啥只有200家店?”
自2014年創立以來,遇見小面在幾次餐飲行業的融資熱潮中,都受到了資本的青睞,尤其是在2021年,一些“面館新貴”品牌快速崛起,讓面館成為當年最火細分賽道。
然而,被資本捧紅的面館賽道,不僅在2022年熱度下降,甚至今年有部分連鎖面館品牌出現大量閉店。
“融資不意味著一定要高速擴店,雖然率先跑出規模是最能直接體現品牌實力足夠強大,但也有等量的風險因素,不排除有品牌高速發展過后出現的“摔跤”現象。遇見小面沒有跑馬圈地的跟風開店,反而給了它進行品牌建設、產品研發、品類深耕的發展空間,降低了風險和成本。”一位餐飲業內人士分析道。
遇見小面200家店規模雖然姍姍來遲,卻勝在更穩。
遇見小面正在步步“穩贏”
2023年,遇見小面開始發力,他做好了哪些準備?
第一,連鎖面食賽道的規模化和可復制性。
面食品類在國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有利于品牌實現規模化發展。
遇見小面以口味獨特的重慶小面切入市場,重慶小面具有地域屬性和特色,嗜辣又是當代年輕人喜愛的口味之一,所以更容易被市場接納,使得遇見小面成功打造出川渝風味面館連鎖品牌。
而這背后是遇見小面創始人團隊親自下沉重慶小店學習和實踐得來的。
第二,洞察需求,持續上新,豐富產品結構。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這家店叫遇見小面,但我卻是遇見更多種美味的川渝味道。”
遇見小面目前已經打造出四大招牌產品,分別是紅碗豌雜面、金碗酸辣粉、焦香烤豬蹄、老麻抄手,更是長期排在重慶小面和酸辣粉菜品榜第一的位置。
餐飲經營的核心是提供給顧客更高品質和口味豐富的產品,才不會讓品牌掉價。從主食、到小吃再到飲品,遇見小面門店產品結構已然很豐富。
遇見小面在保證核心產品品質的同時,也通過打造覆蓋全時段的產品結構,從早餐到夜宵,滿足更多顧客需求。據了解,遇見小面目前已經有超30家的早餐供應門店。
快餐具有高頻率、出餐快和剛性需求等特點,消費者也不再滿足單一菜品,而是通過多元化用餐體驗,得到更好的享受。
第三,以單店盈利模型為核心的連鎖化經營。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單店盈利模型是發展的根本。該模型的打造,涉及商圈選位、產品結構、定價等等因素,而這些因素都圍繞著各類商圈客群的不同需求而變化。
除了寫字樓,遇見小面門店還覆蓋多種類型商圈,有針對交通樞紐打造的高出餐效率和高性價比的非全菜單店型;針對中高端購物商圈,打造主打干鍋小炒產品、以小聚為核心的江湖小館店。
據了解,在多個餐飲品牌面臨閉店寒流的一年,依舊能保持極低的閉店率,可見遇見小面并非是一味追求拓店速度,而是穩扎穩打地打磨單店盈利模型,努力成為“開一家成功一家”的品牌。
第四,品牌初始,已將數字化基因刻入骨子里。
熬過疫情寒冬的餐飲企業,有的再次嘗試數字化轉型,而有的仍在觀望。
為啥堅持數字化?遇見小面曾公開表示,“因為有效,這種有效既體現在對外的顧客服務與維系上,也體現在對內的系統聯動與效率提升上。”就拿顧客進店掃碼點餐,遇見小面并不會強制顧客關注公眾號或者注冊手機號,所以用戶體驗一直都不錯。
據內參君了解,遇見小面一直堅持推進餐飲數字化,且在去年已經組建自己公司的技術核心團隊。通過不斷優化升級點餐、門店系統和會員系統,提升用戶用餐體驗,提高門店效率。
“中國小面,全球遇見”
據業內同行透露信息,遇見小面正在計劃進軍香港市場,或將打開國際市場的第一道門。
而在企查查平臺,內參君也看到一家顯示“仍注冊”的“遇見小面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23年5月19日,地點在中國香港。
中餐出海成為主流趨勢,從海底撈、蜜雪冰城,到太二酸菜魚、魚你在一起,已經有許多內地餐飲品牌陸續到香港、甚至海外開店或做開店準備。
但是,現在尚未見到有粉面連鎖品牌的身影,這對于遇見小面來說,既是一次機遇,也是挑戰。因為無論是從供應鏈層面,都意味著品牌需要投入更高開店成本;還是從運營角度看,面對不同于內地的香港以及海外市場,都需要品牌有更強的產品競爭力、更高的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2023年,遇見小面開始發力,重拳出擊,或許時機剛剛好。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2023中國新消費產業品牌峰會于7月13日鄭州金水隆重開幕,內參每周也將選取五條“優質評論”,送上峰會門票,每周一公布上周獲獎名單及截圖~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