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一條公式制勝!他在27平米小店涮出一片天

    一條公式制勝!他在27平米小店涮出一片天
    譚秀平
    標桿人物
    2019-07-08
    6.9萬


    他過去是北京plus版爺們。


     餐飲老板內參 譚秀平 /文 




    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內參君從繁華的望京來到偏鄉僻壤之地草場地,采訪涮肉館“就三桌”創始人尚飛。

     

    初見尚飛,是在就三桌對面的小屋門口。他手往里指,笑稱這是辦公室,說完便把內參君往里引。進去一看,地方不大,和這全國僅一家就三桌當初的空間差不多。

     

    坐下來仔細觀察他,略感嘻哈,京腔略濃,像地道北京人。不過,從他談起體重驟降65斤,如何對待人事物時,內參君對他刮目相看。


     


    玩著玩著

    玩起了弱項:搞餐飲

     

    尚飛一邊給內參君遞過一罐黑松沙士飲料,一邊分享兒時趣事,一聊就是2個多小時。

     

    他說自己是80后,隨父親愛笑。“小時候父親笑著抽我,起初以為鬧著玩,結果是錯覺。”他嘴角上揚,呵呵道。內參君認為,從事服務業,需要微笑服務,他正好有這個與生俱來的基因。

     

    他還誤以為自己是億萬富翁之子,一切磨難都只是在考驗、歷練他,直到他考上北工大計算機應用專業,找父親要學費,父親掏出只有3萬左右的存折,才知道自己自作多“錢”了。


    年輕時的錯覺,也使他對本行、餐飲“望而生畏”。他一本正經道,畢業后根本不想從事所學專業,也發誓不干餐飲。


    “編程太枯燥,又容易掉發。不干餐飲,是聽說太累,而且利潤微薄。”他如此解釋。而行運打邊爐最大股東趙壘前不久透露,餐飲毛利可達到60%左右。


    錯過餐飲,他與轟趴館原型相遇。他在草場地租下類似loft的房子,把吃喝玩樂匯聚到一起,再邀好友來玩。


    出于自己玩兒的成本過高,他把館子玩法分享給大家,并根據臺灣“home party”大意,給館子取名轟趴館。從此,世面上多出個新事物。


    好景不長,五年后轟趴館遍地開花,而他早有預感,第一時間選擇脫身而去。


    出來后,他心甘情愿掉進餐飲“手掌心”。“餐飲不像轟趴館,它有技術壁壘,可以一輩子從事。”他表示年齡漸長,想扎根有壁壘的穩定性行業,又因為“懶”而選擇做涮肉館。


    在他看來,餐飲壁壘在口味、食材,更在靈魂。“正如西紅柿炒雞蛋,媽媽做的最好吃。”他對餐飲的認知顯然有所提升。

     

    自己敗在強項,成在弱項。”他望向對面川流不息來吃涮肉火鍋的人們總結到。

    ◎ 干餐飲是小尚哥的弱項,此前他總是避而遠之。接觸后他發現,弱點才是突破自我的攻破口。




     

    每天堅持學6個英文

    一年體重驟減65斤

     

    為攻破弱項,尚飛不余遺力。“我與父母相距只有10里地,一年也只得見一兩次面。”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留給涮肉館。


    剩余一丁點時間,他單獨拿出來通過app堅持每天學6個單詞。在他的朋友圈中,可以實時了解到他的學習成果。


    尚飛坦言,就是單純想測試一下自己的毅力如何。


    測試三年,他英文沒進步,體重卻下去了:一年時間,他體重從200斤降到135斤。


    他隨手掏出手機,給內參君看一年前像油膩大叔的他,和一年后玉樹臨風的他,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 小尚哥胖瘦前后,像蘋果6plus和6,666。




    眾所周知,人變胖的原因在于卡路里沒有進出平衡。若想減肥,需在每次進食前查詢所吃食物的卡路里值,以確認可不可食,多久能夠消化。


    這看似簡單,做到、堅持、形成習慣很難。而他做到了,每天依舊堅持學6個單詞、吃健康飲食,還分享健康飲食。



    用心溝通

    溫暖供應商、顧客、員工

     

    “我挨個去‘刨墳’,認大哥、拜師父。”尚飛用詼諧的方式,一語道破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飲食而去尋供應商之辛酸。

     

    據他講述,就三桌的原材料由知名供應商提供,不少能拿到較低進貨價,還可定做,這種待遇并不常見。

     

    他與供應商合作成功的秘訣就是:溝通。“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你想貨源穩定、保證品質,用心溝通才可以。我們和供應商之間的交流已不局限于簡單進貨的層面。”他很自信地說。

     

    如何有效地開展溝通工作?以心換心。

    ◎ 找共鳴點進行有效溝通




    他這樣交過心:

     

    在供應商方面,他經歷過重復收貨的情況,考慮到對方會有所損失,他不但沒退,反而對供應商說:“謝謝您的激勵,我一定都賣出去。”


    顧客方面,曾有位顧客用餐后莫名給兩顆星。他第二天看到,心平氣和地與對方溝通,想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好改進一下。對方給出的答案竟是:點錯了。


    他知道要經過多次確認才能點評成功,不會出現這種錯誤。“您就跟我說句實話,今天到底遇到什么不快樂的事情,能讓您把昨天的點評給點錯。”他開始關心顧客。顧客知道瞞不住,坦言和自己老公吵架,說完哭出聲來。


    過了一會,他們進行以下對話:


    “你哭完沒有?”

    “哭完了。”

    “你哭完了,那輪到我哭會兒了。”

     

    他一幽默,對方哈哈笑出聲來,他開始進行疏導和安慰。就這樣,他們成為朋友,且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而平時的他,沒事一天說話不超50句。

     

    對員工他亦如此。例如兩口子吵架、鬧分手,找不到對象等生活瑣事,他都插手管過,員工在自家涮肉館吃什么都不用上報,跟客人說話也可不用“標普”。“客人聽不懂某人方言,就換另一個能聽懂方言人過來。”


    在他看來,員工不是播音員,和顧客溝通無需使用標普。

     

    就是這么用心溝通、處理、對待,他的涮肉館地處偏遠的草場地,三年里每天來吃的新老顧客依舊絡繹不絕,諸如徐崢、陶虹、易烊千璽、許巍等數十位明星都曾來光顧。員工工作再忙再累也不抱怨,而且全是第一批原始員工。



    經常腦洞大開

    為物費盡心思

     

    尚飛對人上心,對物也上心。

     

    我們每道菜都有一個故事。”星巴克雞肉卷還沒叫握不住大卷時,他就開始講故事、搞創作了,例如把魚香肉絲叫成“吃著有點酸的魚香肉絲。”

     

    “剛開始大家都不能接受,現在美團都建議使用這個起名模版。不過,名字不好起。”作為過來人,他分享了自己創作的方法。“千萬別太過于看重這件事情,可以用筆隨便畫,隨便寫,來回操作就有感覺了,這個方法很多大師都在用。”

     

    他用同樣的辦法還設計了很多門店衍生品,徽章、筷子套、衣服、小玩具、貼紙等,就三桌從上到下的視覺元素都出自他手。“我們的徽章設計三個喜,代表三個合伙人、就三桌。”他一邊介紹,一邊讓內參君看他的設計實物和矢量圖。


     ◎小尚哥設計的三喜徽章和筷子符。




    “這些軟件你都會?”

     

    “開始都不會,隨需隨學就會了。”他坦言,對未知事物充滿興趣。基于這點,他曾成為早期指尖陀螺收藏玩家,Hotpot 也較早用在老北京涮肉領域。

     

    同時,他學會更為復雜的東西,比如拍照,他原先并不精通,最后被逼“上梁山”,不僅學會攝影,還學會構圖、色彩等。

     

    一分耕耘兩分收獲,他收獲成長,手下作品也頗受消費者喜愛。



    營銷特點

    就是不說瞎話

     

    通過故事、創意觸動消費者,尚飛是不是學過營銷?

     

    “還是那句話,開始啥都不會。”

     

    他營銷的基礎就是交朋友,分三步走:讓顧客來;讓顧客忘不了;讓顧客愛上


    正如內參君喝的黑松沙士一樣,這股怪味,令人難忘。可口可樂也曾使用過這個“口味記憶法”就三桌涮肉館目前也正朝該方向前行。


    前行的路上,他去過許多5年以上的老店考察,得知他們基本沒有廣告投入,有些甚至沒有開通線上渠道,僅靠口碑就實現“細水長流”。而有些營銷推廣猛烈的網紅店,沒過多久反倒消失殆盡了。


    他信仰老店精神,用口碑傳播吸引、留住顧客。他透露,涮肉館前期投入少,開張時未做任何推廣,以為不會有顧客來,因此只備少量食材給周邊想試吃的人享用,不曾想到顧客會間歇性爆滿,食材常不夠用。


    對面老板認為他在玩饑餓營銷,其實他只是不想浪費食材。


    我的口碑營銷特點,就是不說瞎話。”他舉例,當初在27平米的屋子里只能擺下三桌,于是店名便為“就三桌”。菜品故事,也是基于符合科學邏輯的基礎上講的,畢竟是個理工男,受不了思維有bug。



    依靠一條公式

    讓27平米空間熠熠生輝

     

    涮肉館中期,尚飛積累了一些顧客數據,他開始運用一條公式快速影響、轉化周邊以外“想試吃”的人。


    ◎ 小尚哥喜歡在灰色地帶尋找分析各種問題,再得出解決辦法。他認為灰色地帶發展空間最大。




    內參君把這條公式定義為“灰度法則”。該法則有黑白灰三種色段,代表三種人。黑白色段中的人態度明確,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吃,灰色段中的人未識別喜不喜歡吃,充滿不確定因素。


    尚飛就是在灰色段中,基于前期積累的大數據研究分析灰色中人的特性,再根據特性找問題點進行解決,以轉化“黑白”結果。在轉化過程中,他會根據消費大數據提升品牌好感度,以實現“一邊倒”。

     

    “黑白結果不用考慮太多,畢竟這不可控。”他從來不做不可控之事,在可控的事情上不斷努力,就不會焦慮。

     

    這么一位理工男,在餐飲業終能發揮所長,實乃一大幸事。更難得的是,他還利用所長抑制膨脹,并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深耕心理學、數學、哲學、經濟學,一切有趣有用的技能,也都從不排斥。

     

    也許正是尚飛的一直努力+“灰度法則”,使得小小就三桌熠熠生輝。


    · end ·

    輪值主編|王菁  編輯|于聰聰  視覺|王晶雪 譚秀平

    44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