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95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糖粉
開店即上榜,掀起排隊浪潮
這家川渝米線店從重慶火到成都和全國
“你知道曾三仙嗎?”
“知道呀,一個很火的米線品牌呀,經常在網上刷到,但是還沒機會吃。”
“五一假期剛去了成都,特意去吃了一次,大家都說曾三仙是川渝米線的頂流品牌。”
“曾三仙算是最先跑出來和帶節奏的品牌,最近還有許多其他品牌也都在快速開店了,今年成都餐飲主攻米線,正在掀起一陣米線浪潮。”
“我覺得它的模式很不錯,能夠快速復制和開店。當然,規模起來后還是要仔細思考怎樣去優化管理和運營,讓品牌持久化發展。畢竟,曾三仙爆火還是有一定網紅屬性的。”
從大家的探討中,窺見曾三仙米線的品牌熱度、關注度仍在持續走高。
“感受就是這家店非常接地氣,再配上這邊的環境,充滿了煙火氣息,感覺整個生活節奏都慢了下來,很舒服。因為在北京吃米線都是點外賣,很少在店里吃。”一位北京打工人朋友感嘆。
曾三仙米線起源于重慶,創立于2020年,“曾”取自于品牌創始人曾夢蝶的姓氏,“三仙”則是來自于重慶最出名的米線品類——三鮮米線,名字由此而來。
◎曾三仙米線(重慶首店)
在三鮮米線的基礎上,曾三仙進行了創新升級,為保證米線品質和口感,創始人跑遍了200家米線供應商,每天早上5點起來到菜市挑選采購豬大骨、番茄和里脊等,來保證菜品的新鮮度。對于產品升級和品質把控的意識,離不開曾夢蝶做餐飲的經歷——她曾擺攤做麻辣燙,也做過火鍋店。
曾三仙首店(重慶江北店),是一個不足10平的路邊小店,投資5萬,20天回本,有顧客排隊兩個半小時,就為吃到這一碗米線。在曾夢蝶看來,能夠排隊兩小時,意味著顧客對門店和產品有很高的期待值,這也鞭策著曾三仙要做的更好。
2022年10月,曾三仙成都首店在沒有任何營銷推廣的情況下,占據大眾點評成都小吃快餐熱門榜第一名。門店營業8小時,營業額破萬,店里僅不到20張桌子,單日翻臺高達13次,月營業額突破60萬,在營業后的一個多月里,門店復購率達到20.02%,復購消費占比為36.21%。
◎曾三仙米線(成都門店)和排隊等位
兩年多時間,曾三仙從重慶火到成都,現在開始輻射全國地區拓店,門店接近300多家(包括已開和籌建中),主要在重慶、成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投資5萬,20天回本
這家從川渝走出來的米線小店緣何火爆?
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大家都知道‘餐飲門檻低’,卻不知道后半句‘處處是門檻’,做到一個能夠持久發展的餐飲品牌,不容易。”
確實,一個品牌能夠快速吸引消費者和市場關注,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并非易事。在曾夢蝶看來,曾三仙能快速做到這一切,離不開品類優勢、產品打磨升級、場景創新和它的營銷利器等。
第一,市井風場景,明廚亮灶打造煙火氣
近日,內參君發現曾三仙北京首店(百子灣店)正式營業,旁邊就是知名火鍋品牌楠火鍋,據大眾點評顯示,曾三仙北京新店(待開)大約還有10家,預計在5月份逐步開業。
走進曾三仙,映入眼簾的便是其頗具個性的門頭設計。白底紅字的招牌,把“曾三仙米線”五個大字直接亮了出來,簡單明了,給消費者形成強記憶點,從而提高了注意率和進店率。
◎曾三仙米線(北京首店)
店內設計更是遵循“一切從簡”的理念,雖身在北京,卻能在店里感受到滿滿的重慶市井風。曾三仙門店面積不大,里面擺放了四人桌和兩人桌(共計10桌),墻上“老湯老味老重慶”、“天上人間蟠桃會,地上美味曾三仙”、“民營米線店”等條幅張貼在墻上,吸引食客注意。
為了做出差異化,曾三仙的米線是用類似“瓢”的容器來盛裝,同時附贈一個小碗來分裝,方便顧客食用。正因這種獨特的器皿器具,讓很多顧客產生了拍照分享朋友圈的沖動,從而實現了自發傳播,而這種傳播方式,讓顧客和品牌形成互動和高粘度。
門店最里面,是以明廚亮灶呈現,顧客可以直接看到工作人員的操作,在接地氣和極具煙火氣的店里,消費者既能吃得安心,又待得舒心。隨著底料、配料等食材的標準化,也提升了制作效率和上菜效率,為門店降本增效的同時,減少顧客等餐時間,從而提升體驗感。
第二,6大味型+26種配料,產品口味多元化打造更高性價比
爆品是門店引力增量的利器,豐富的產品結構和多元化口味,則是提升門店復購率的重要手段。
經過不斷研究和創新,曾三仙米線最終打造出了特色三仙、番茄、滋補、泡椒、酸菜和牛油火鍋6個口味,及不辣、中辣、特辣三種不同辣度的米線,以滿足南北方消費者的個性化口味需求。
同時,門店還提供了肥腸、蝦滑、魷魚、豬肝等26種葷素配菜,以及虎皮雞爪、虎皮豬腳、炸蛋、豆腐泡等等特色小吃,以米線+小吃+配菜的產品結構,讓顧客選擇更多元,增加客單和提升性價比體驗。據曾夢蝶透露,今年還將在店里增加自制飲品。
為保證產品的“鮮”,曾三仙更強調在選材和用料上的打磨。據了解,曾三仙米線采用的是每日現熬的大骨原湯打底,保證湯底絕不過夜。
“從前顧客都是選擇米線+配菜,現在我們做的是從配菜里點米線,讓整個米線里更豐富,增加顧客體驗感和豐富度。既是火鍋的降維,也是麻辣燙的升維。”曾夢蝶說道。
不同品質的產品,相應的是不同價位。相對來說,曾三仙米線的產品定價偏高些,這自然是取決于門店確實為顧客提供了高品質的產品,而且曾三仙的米線量大且配菜豐富,飽腹感極強。同時,不同城市門店,其產品定價有所不同,畢竟一線城市的各方面水平都相對較高。
第三,米線品類有熱度,川渝米線成功破局
作為小吃快餐,米線具有的剛需性和高頻特點,使得這一品類的熱度不會下降,因為需求所在。
在米線連鎖品牌中,2021年有品牌融資,有成為“中國米線第一股”的譚仔國際上市,以及蒙自源米線率先在規模上破千家門店,這也說明米線品類有更多創造空間和機會。
只是賽道雖大,連鎖品牌卻很少,典型的有品類無品牌,超過10萬家的米線餐飲店,大部分都是小店和夫妻店,且以地域性屬性占據市場。
作為川渝米線率先跑出來的品牌代表,曾三仙展現了強勢品類基因和潛力市場,兩年時間跑出百家門店,成為連鎖品牌。曾夢蝶稱,今年目標是計劃開千家門店。
這透露出曾夢蝶對品牌發展的信心。
同時,我們看到在成都,各家川渝米線品牌開始出現并且持續開店,可以說是在遍地開花。“更多品牌出來,這有利于打開川渝米線品類的全國市場和知名度,讓顧客快速養成吃川渝米線的消費習慣。而我們就是要保證在產品、門店、模式等全方位走在前列。”她表示。
第四,營銷前瞻性:推出線上個人IP,打造品牌勢能,線上流量反哺線下銷量
現在,是注重流量的時代,既要引來流量,又要留住顧客,抓住和運營好精準流量非常重要。曾三仙的成功,離不開營銷的前瞻性。另一位創始人趙永強在品牌成立初期,就牢牢抓住了這一流量密碼,他開通了“曾三仙”抖音賬號,以個人出鏡方式分享有趣的視頻內容。
所以,實際上,曾三仙第一家店開在了相對偏僻的地方,至于為何能5天回本,流量從何而來,趙永強曾表示:“因為前期做火鍋時就在做抖音短視頻,積累了一定量的本地粉絲,所以曾三仙的第一批消費者就來源于他們。”
目前,“曾三仙”賬號下已經擁有2.3萬粉絲,縱然粉絲量不算多,但是足夠精準。也因此,逐漸實現線上流量反哺線下銷量,讓更多人認識了曾三仙。
實現千店目標
曾三仙的底氣來自哪里兒?
一位餐飲老板表示,“曾三仙快速跑出規模,主要是在于其模式優勢,所以才會有更多類似的品牌出來,門店屬于輕小型,更容易復制和開店。但是外形可以模仿,內在優勢還要靠自身。”
很好理解,就是這種小餐飲模型,更容易實現低投資和高回報,再加上品類和產品等方面優勢,讓全國各地加盟商們選擇了曾三仙。
“目前已經有社區店、商場店和檔口店三種店型,門店風格不會有太大變化,商場店的調性更高,畢竟每打開一座城市,還是需要商場店來釋放品牌活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曾夢蝶表示。
而根據開店計劃,曾夢蝶稱2023年將實現門店破千家。兩年時間,曾三仙從0到1,從1到300+的突破,這背后的底氣來自于曾三仙不斷搭建扎實穩定的根基。
比如,夯實產品供應鏈,縮小物流運輸成本,即將在華中、華東、華南等各區域構建分倉;加盟模式背后是成熟的加盟機制,曾三仙將從線上選址評估、產品升級、巡店指導,到供應鏈支撐、品牌宣傳等全方位為加盟商賦能。
除此以外,曾夢蝶告訴內參君,既然要把米線做出千店和更大規模,就要不斷建立和完善團隊人才體系,持續深入做產品研發和創新,同時門店進行了數字化體系建設,為未來門店擴張、運營和管理,提供更精細化和科技化的發展。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張鐸
視覺、插圖|代丹
編輯 |陳黎明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