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91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余從
費大廚廣州首店排隊數百米
打破北京排隊記錄
內參君最近去了一趟廣州,中間在正佳廣場逗留了一會兒,再次目睹費大廚新店的排隊盛況。
隊伍外邊,有個小姑娘操著一口讓人倍感親切的長沙塑普,連手帶腳對著她的小姐妹“安利”,“我跟你說絕對好吃,他們家辣椒炒肉你吃了一定不會后悔的。之前在深圳上班時,我就經常吃這家,是正宗的家鄉味道”。
4月29日,費大廚辣椒炒肉廣州首店在正佳廣場開業。站在樓上一層望去,擁擠的人潮比費大廚標志性的綠色門頭更有吸引力。門店外面的走廊上,黑壓壓的一片,全是排隊的人。
內參君現場數了數,有上千人聚集,廣州首店隊伍長達數百米,超過費大廚在北京的排隊記錄。互聯網上有網友分享自己的切身體驗,今天吃完出來,聽到叫號說前面還有257桌,所有人都驚嘆了。
廣州首店的火爆肉眼可見。據品牌消息,新店開業期間每天取號1000多桌,餐廳翻臺率達到了1200%。從開餐到打烊,從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顧客連續12小時排隊不間斷。
廣州首店的開業,還意味著費大廚成為首個直營門店“集齊”北上廣深、覆蓋所有一線城市的湘菜品牌。
這一點,無論對品牌來說,還是對湘菜這個品類來說,都有重要意義。
我們今天能看到如此出彩的費大廚,背后其實有著整個湘菜品類數十年的糾結和無奈。
費大廚:湘菜第一梯隊品牌
湘菜和川菜、粵菜、江浙菜相比,火得晚。
從前長沙有名氣的湘菜館大多只有一兩家店,藏在彎彎繞繞的巷子里,頗有些“蒼蠅館子”的感覺。對當地顧客來說,這些“蒼蠅館子”店主親切、味道正宗、價格也合適,有著諸多優勢。
但它對想要吃飯、同時也要拍照的游客來說,不那么友好。因為地理位置難找,看門店外觀可能心理上會覺得沒有保障,而且覆蓋范圍小,只能輻射到周邊幾公里的客群,也很難進行擴張。
湘菜做不大,歸根結底還是在于——這些品牌缺少品牌力,只能做熟人生意。
費大廚走向全國,同時新一批網紅餐飲品牌勢能大增。其他地方的人在網上看到長沙美食攻略,就跑過來吃、打卡,喜歡上“湘味”后,又到網上發出自己的美食攻略。
長沙的美食文化就這樣逐漸散播開來,湘菜勢能逐漸增長,但“火得晚”的湘菜一開始沒有“代表品牌”。提到川菜、粵菜、江浙菜,消費者會想到某某品牌,但提到湘菜,卻可能要遲疑一下。
在過去幾年,湘菜通過標準化和連鎖化的提升發展迅猛。幾個數據生動地展現了湘菜過去幾年突飛猛進的歷史:一是長沙地鐵客流量,二是湘菜的市場規模。
過去幾年,長沙地鐵客流量不斷創造新高。據MetroDB.org統計數據:2018年,長沙地鐵日均客流量為67.28萬人,2023年,這個數字增長到221.97萬人。
2018年,湘菜市場規模為2751億元,2021年湘菜市場規模為4200億元,預計到2026年,湘菜市場規模可以增長至5424.1億元。
在如此肥沃的土壤中,一批湘菜品牌隨之跑了出來,不僅在長沙本地開出多家連鎖門店,并且開出湖南、進軍全國市場,成為不同地方消費者想到“湘菜”馬上就會想到的品牌。
費大廚乘著這股東風,打破了湘菜“有品類無品牌”尷尬場地,走在湘菜隊伍前端,成為湘菜品類第一個開遍北上廣深的品牌。
作為湘菜第一梯隊品牌,我們以費大廚為例,梳理出它在5年時間內,從湖南長沙走遍北上廣深的每一步。
2018年,費大廚開到深圳,開一家火一家,到現在,深圳已經有23家費大廚;
2021年,費大廚開到上海,燃爆魔都,被評為上海最受歡迎湘菜品牌,現在有6家門店;
2022年,開到北京,北京首店試營業三天,即登上大眾點評“北京湘菜熱門榜第一名,且一直霸榜到現在。北京已有5家門店;
2023年,開到廣州,登上廣州湘菜熱門榜榜首,全國還有十余店待開。
如今,這個來自湖南長沙的湘菜品牌以直營模式開出超過80家店,將門店遍布所有一線城市,并且火爆一線城市。它創下了翻臺率最高達12輪,月均9輪的成績。280平的門店等位最高達到了622桌。
費大廚的成績驗證了湘菜的無限可能。
為什么費大廚能領跑湘菜品類?
時至今日,追隨費大廚跑出的湘菜品牌依舊不少,為何只有費大廚能獨領風騷?
答案說來也簡單,從這次廣州首店的主題中便可窺知一二——做正宗湘菜,專業大廚炒。
如何做出正宗的口味?費大廚的答案是:好食材,好大廚,好搭配。
>好食材
以招牌菜“辣椒炒肉”為例。辣椒炒肉用的肉,精選優良品種的土豬身上的核心部位優質肉,選肥瘦相間的,這樣才能香而不膩,好吃下飯。辣椒炒肉的辣椒,也有講究。費良慧跑遍全國各地,最后從20多種辣椒中,才選擇了現在這種新鮮的薄皮青辣椒作為原料。
>好大廚
現在,“煙火氣”一詞已經被大眾媒體說膩了,但當一盤油亮的辣椒裹著打窩的土豬肉,散發的熱氣騰到人臉上,深吸一口,還是會讓人禁不住感慨,這就是“煙火氣”,更是“鍋氣”。
而費大廚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湘菜的靈魂始終是大廚,堅持專業大廚炒”。
當下,許多餐飲品牌選擇通過使用預制菜以提升餐廳營運效率、提高出品穩定性。費大廚沒有選這條路,這個品牌相信好產品的來源是新鮮好食材和好大廚,因此,品牌一直堅持用新鮮好食材,堅持培育專業大廚。
創始人費良慧一直致力于構建品牌的大廚體系。通過“校企培養-專業培訓-內部評測-大廚承諾”專業大廚培養四步法來培養專業大廚。這些投入不是白費力氣。到今天,費大廚是湘菜品牌中,名師最多的品牌。在湘菜PK比賽中,費大廚的廚師屢屢獲獎。
費大廚的廚師分工很細。消費者去費大廚門店吃到的每一盤辣椒炒肉,都是由最資深的辣椒炒肉大廚炒制的。
>好搭配
吃飯不單單是吃一個菜。費大廚善于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持續優化顧客的用餐體驗。舉3個例子:
1、費大廚對辣椒炒肉的器皿做了升級,開創了辣椒炒肉帶火上桌的方式,采用性能非常好的章丘鐵鍋,兼具煙火氣和氛圍感。
2、甄選東北大米,每一碗米飯都采用小鍋現煮的方式,直接端鍋上桌,更好地展現米飯本真的口感,也更好地配下飯菜。
3、首創“王炸組合”——辣椒炒肉+大王冰檸檬茶,用檸檬茶的沁香冰爽搭配辣椒炒肉的鮮辣可口,讓顧客擁有更暢爽的就餐體驗。
費大廚的“小心思”得到消費者喜愛,引起行業風潮。一些品牌也開始照著費大廚的樣子做,也叫“X大廚”。
湘菜和費大廚,未來還有很多可能
湘菜正當時。
上個月的一次公開活動中,湖南省湘菜產業促進會秘書長羅大志這樣對媒體說道,“湘菜是近五年來全國菜系里面發展最快的一個菜系。去年得到的數據顯示,在門店加速與雇傭員工數方面,湘菜已經超過了川菜,成為第一大菜系”。
華寶大餐飲管理合伙人、廣東嘉豪首席產品官倪浩在2021年湘菜出湘食尚會上發表過相似的觀點。“湘菜明顯在加速發展,湘菜如今在外地的擴張,相當于川菜10年前擴張的格局。”
湘菜“食力”不斷增長。費大廚代表湘菜走出湖南,打破了湘菜有品類無品牌的狀態,是名副其實的湘菜第一品牌。未來,湘菜,和引領湘菜品牌的費大廚,還有更多可能。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張心笛
視覺、插圖|張勁影
編輯 |楊檸睿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