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余從
幾千家店
說“停”就“停”
昨天,德克士全國幾千家門店,全部停業4小時。
有小伙伴納悶,“一開始看到德克士全部閉店4小時,我還以為是什么環保節能活動,后來在網上看官宣才知道,人家在閉門造‘雞’,品牌日升級炸雞技術呢,這中午高低不得來個手槍腿。”
昨天清晨6點,德克士全國各地的40000多名員工全部就位,屏氣凝神等待開啟品牌一年一度的大日子——“脆脆日”。
每到“脆脆日”,德克士的員工就要閉店,進行一場為期4小時的“集中培訓”。
當脆脆日炸雞技術研習正式宣告開始。員工們先要一起“上課”,重溫德克士招牌產品脆皮炸雞的獨家制作教程。
制作一塊金黃酥脆、鮮嫩多汁的脆皮炸雞,要經過多道工序的配合,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己的講究。腌漬,賦予雞肉豐富均勻的滋味;裹粉,薄厚適中,為下一步的炸制做好準備;最后,經過“高溫歷練”,進入油鍋中烹炸,裹粉在雞肉表面形成一層金黃的酥脆表皮,牢牢鎖住雞肉中的水分,做成炸雞愛好者最愛的“外酥里嫩”。
看完操作視頻后,門店也會進行現場講解演示,全方位“教學”。
“教”完,便到了實戰演練的時候。所有員工都需要進行理論考核和實操演練,按照規定的標準制作脆皮炸雞。最后,員工互相試吃對方的“作品”,并進行評價。
這不是德克士第一次經歷如此聲勢浩大的“閉店”活動了,從2015年開始至今,每個“脆脆日”都標志著德克士在研習炸雞之路上更進一步。
而今年,則是德克士這個“炸雞匠人”度過的第九個“研習日”。
德克士!又見大單品
能成為“炸雞界天花板”,靠的不僅是炸雞技術,還有不斷推新的能力。
曾經有消費者向內參君吐槽,“西式快餐很容易就吃膩了,無非是幾種肉、幾種菜,能想的到的排列組合。每次的新品吃了總有種熟悉的感覺……”
這次的“脆脆日”德克士從外觀到口味,都顛覆了消費者對于傳統炸雞的印象。
>>>先是在外觀上推陳出新,用“黑色”打破常規炸雞刻板印象
餐品變黑這件事,著實吸睛。
火鍋品牌去年集體“涉黑”,后火鍋推出“黑白兩極包子”、小龍坎上新“黑暗料理”,茶飲、甜品也接連“涉黑”。這些“黑品”都靠著顏值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不僅在社交平臺上曬的火熱,門店端賣的更火,王檸、茶百道推新品時,每天不到一個小時,門店便會售罄。
這次是德克士。
新品“黑金泰椒脆皮手槍腿”、“黑金泰椒脆皮炸雞”采用低溫真空蒸發技術提取天然深海墨魚汁,再融合黑土地特產黑米粉,經獨家高溫瞬時裹漿技術,呈現創新黑色脆皮。
用“黑色食材”和“黑科技”為手槍雞腿這個大單品注入新的生命力。
>>>再來是口味選擇,用時下熱門泰式來擊中消費者味蕾
香茅草、檸檬葉、南姜、泰椒……誰能想這些原本用來做泰式料理的原材料,現如今被用到了炸雞的身上。
香料的香味和被熱油激發的蛋白質的香味在一塊黑金脆皮炸雞上發生了奇妙的碰撞。數十種泰式經典食材拼配,特調出獨特的泰式椒麻撒粉。不僅讓雞塊本身口感更加豐盈、口味也更加地道,灑在炸雞上還能提升辣味層次感,給消費者新的味覺盛宴。
>>>最后是“高溫瞬時裹漿”技術,讓這份“脆感”更進一步
想要做到“脆”,其實不難,難的是怎樣讓這份脆更進一步。
德克士精耕炸雞技術27年,不斷錘煉升級,現推出的脆皮炸雞3.0版本,升級了脆皮工藝,外皮更薄更脆,肉質更加鮮嫩多汁,鎖汁性更好。
脆脆日也是上新日
用品牌日吊足消費者胃口
眼下,很多餐飲品牌都在想方設法延長經營時間、做全時段經營。這個時候德克士“反潮流”,停業4小時,看似是一種“放棄”,實際上在加深品牌日的厚度,為品牌聚力。
停業反而讓“脆脆日”成為了德克士粉絲、員工共同期待的節日。
從“一桶都是炸雞”到經典“脆皮手槍雞腿”,提起德克士,瞬間就會想到品牌的代表作。
現在,將新品和脆脆日結合在一起,不僅員工能在當天回歸初心研習精進炸雞技術,顧客也能在脆脆日期待新品的推出,強化記憶,將德克士品牌日概念刻進消費者心中。每逢“脆脆日”,眾多粉絲已經提前開始期待這一揭開新品面紗的時刻,拉高消費者對產品的期待值。
德克士在不斷擴大商業版圖的步伐中,也持續夯實品牌定位,秉持“一心為你”的理念打造產品,通過“脆脆日”對全國門店進行統一閉店培訓學習,也以這樣的方式強勢出圈。
閉店4小時,看似犧牲了一些經營時間,實際上,德克士得到了更多——保證將品牌執著品質、精益求精的DNA傳遞給所有一線伙伴,確保每一家德克士都能有一致的好味道。
而“脆脆日”的背后,正是產品主義的磨煉,畢竟,餐飲這條路,只有用心、堅持,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陳黎明
視覺、插圖|劉霞
編輯 |陳黎明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