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60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張鐸
不到20厘米的鴨脖,吃出三家上市公司,撐起千億的鹵味市場。
但同樣是這根鴨脖,在消費能力受限的情況下,作為“可選消費”,往往卻被視為“非必要”的。
疫情的冷空氣為市場帶來徹骨的寒意,線下門店經營為主、貨架期短的鹵味自然也面對著巨大的沖擊,體現在財報上就是凈利潤的大幅度下滑。
當鹵味巨頭們的業績預告甫一拋出,相關的報道和熱搜就鋪天蓋地:#鴨脖為何賣不動了##人們為什么不愛吃鹵味了##鹵味三巨頭利潤全暴跌#......
“小敗局”的故事總在輿論場上頗受歡迎,周黑鴨也總是被拿出來討論和放大檢視的箭靶。
內參君拆解周黑鴨的財報,發現周黑鴨有諸多經營亮點,而把視角覆蓋過去三年的跌宕起伏,便能夠發現周黑鴨通過 “第三次創業”,實現了商業模式的蛻變。
活下來比快速發展更重要
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周黑鴨總營收為23.4億元,同比下降18.3%。受到原材料成本上升、直營業務剛性成本、以及匯兌損失等非經常性損益影響,集團全年凈利潤為2528.3萬元。
過去一年,疫情的反復擾動,線下客流的減少,消費信心的走低,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的大幅波動,使得企業生產經營均面臨較大壓力,在此情況下,周黑鴨、絕味食品和煌上煌變成了難兄難弟,業績齊齊落。
周黑鴨需要面對的問題似乎更為棘手。周黑鴨的門店以高線城市居多,面對的封控措施更加嚴格,此前在業績中貢獻較大的交通樞紐門店,也因為門店關閉、出行人數的減少而引發業績下滑。
“疫情對我們影響很大,活下來比快速發展更重要”。周黑鴨的創始人周富裕以這句話,作為某場論壇主題演講的結束語。
現金流就是企業的生命線,周黑鴨有充沛的經營現金流幫助渡過疫情周期。財報顯示,2022年周黑鴨的經營現金流凈額達到4.7億元,凈現比為18.59,高于業內公認的安全線,周黑鴨的資產負債率也一直保持在非常健康的水平。
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則是鹵味行業最大的灰犀牛,去年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如鴨脖、鴨掌等大單品價格同比漲幅高達約30%。上游鴨苗的價格也在7月到9月暴漲300%。
根據周黑鴨財報顯示,其2022年毛利率為55.0%,基本保持穩定,周黑鴨的供應鏈能力持續對沖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當然,高效的成本管控離不開組織的變革。
產品創新與爆款打造
分產品看,周黑鴨的產品還是以鴨及鴨副產品為主,占比從84.2%下降到77.3%,其他產品營收占比從14.9%提升至21.2%。
在產品創新方面,基于自身產品研發及供應鏈能力,成功建立了新一代爆款單品——小龍蝦球,挖掘用戶“吃蝦怕麻煩”的痛點,主打“單手吃蝦,一嗦脫殼”引發消費者共鳴,財報顯示。小龍蝦球2022年單月最高銷量突破100萬盒。
同時,周黑鴨也在不斷的擴充素菜品類、推出中低價格帶產品,面對社區及下沉市場,周黑鴨還推出了小盒產品,補充了9.9-25元中低價位段的空缺。
據悉,目前周黑鴨的產品結構中,新品終端銷售額從1.6%提升到20%。
門店的優化和拓展
雖然受到疫情的沖擊,但周黑鴨依然加強線下門店在新市場的拓展和成熟市場的滲透。截止目前,已經在中國28個省,319個城市擁有3429家門店。相較2019年1320家門店實現1.6倍增長。
從地理位置上看,華中依然是周黑鴨目前數目最多和收益最大的地區,占比分別為45.3%和52.6%。按照城市層級分布,三線及以下城市,周黑鴨門店數量已經超過1000家,這有效的增加了周黑鴨的業務彈性。
周黑鴨CEO張宇晨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目前三、四、五線的店效大概是一、二線城市的90%,滲透戰略目前來看是正確的。
按照類型區分,除了交通樞紐門店下滑外,其他類型門店均有提升,尤其是社區店,由325家提升到792家,占比從11.7%提升到23.1%,成為了優化門店結構的重要業態。
2022年2月,周黑鴨啟動社區店項目,雖然社區店效較商圈店略低,但小店型投入更小、模型更優,成本回收周期相對較短。
社區門店更加貼近消費者,滿足稍縱即逝的即時消費需求,做復購的生意,社區門店是周黑鴨的輕型流量入口,同時最后一公里交付的履約成本也是最低的。
財報顯示,2022年社區店終端零售額達到了4.3億元,目標在2023年底,社區店總數突破1300家。
與此同時,周黑鴨也不斷強化近場零售,多渠道觸達更多消費者,在叮咚買菜、盒馬、樸樸超市等多個生鮮渠道推進布局,社區生鮮平臺含稅銷售額達1.36億元。
特許經營與總部賦能
2019年,周黑鴨開放特許經營,在周黑鴨的第三次創業戰略中,特許經營業務是重中之重。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的12月31日,特許經營門店達到1983間,超過了直營門店數量。特許經營渠道的收益貢獻占到了29.6%。
周黑鴨開放特許經營,其實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2014年周黑鴨全面取消散裝,改用氣調保鮮包裝,保持產品新鮮度,延長貨架期。目前,周黑鴨在華北、華中、華南和華中已設有四個高度自動化生產中心,2023年,華西生產中心也將投入運營,屆時五大生產中心共同覆蓋全國,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解決了產能和長距離運輸的問題。
再苦也不能苦特許商,周黑鴨自身能力成熟后才開放特許經營,疫情中給加盟商多項幫扶政策,保證了特許商的存活率。這為特許經營門店的擴張打下良好的基礎。
周黑鴨還進一步提升了門店的賦能。比如超級導購計劃,打造了鏈接總部、大區商貿和終端門店的信息工具,提升了終端運營管理的工作效率。
線上營銷線下轉化,周黑鴨建立「達人直播、品牌自播、精選聯盟」三大內容矩陣,實現品牌曝光度的海量提升,同時,全國統一的營銷推廣體系結合整合營銷體系,全方位深化品牌形象與消費認知,有效的助推了門店銷售。
2022年6月,周黑鴨開放單店特許經營2.0版,瞄準社區與下沉市場,同時降低了入場門檻,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單店模型,單店初始投資由當初的20萬至25萬元降到8萬至10萬元。
2022年特許新開門店中,近70%由老加盟商開出。這也是加盟商對品牌和單店模型信心的折射。
大象完成了轉身
疫情三年,周黑鴨頑強的生存下來,實現了商業模式的蛻變,并通過極端測試的考驗。
從純直營轉換為直營、特許、O2O三輪驅動;從重資產、高勢能轉變為輕資產全覆蓋;由品類單一轉變為品類口味多元化,周黑鴨通過第三次創業,奠定了基業長青發展的根基。
小龍蝦球大單品的打造,加強社區門店和下沉市場的布局,推動特許經營的發展,均為疫后復蘇積累了強大的勢能。
2023是企穩過渡的一年,從宏觀數據來看,2月PMI數據升至52.6%,政府穩經濟促措施效應進一步顯現,經濟景氣水平回升,消費場景全面恢復。
外部環境對門店業務的影響減弱已成確定性趨勢,周黑鴨有望重回快速增長的發展軌道。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插圖|劉霞
編輯 |陳黎明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