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06 期
餐企老板內參 王盼 | 文
饅頭、漢堡、肉夾饃?
經典傳統小吃再創新!
在中關村這片充滿科技感的快節奏區域,賈國龍酒釀空氣饃顯得有些“低調”:由于門店處于下沉廣場上,從地面無法直接看到門頭。內參君飯點兒趕到時,遠遠可見兩根立柱上“西貝特色”的紅底白字清晰標注。
而在扶梯旁,兩名工作人員熱情推薦:“吃酒釀空氣饃,送咖啡。下樓就是!”
門店就在“柱子下方”
內參君在員工熱情的“護送”中,乘坐扶梯來到門店,開啟了探店之路。總體來說,有幾個點值得關注:
1、門店風格上,科技感強烈。無論是色調還是布局,甚至產品的名字,都有濃厚的科技感和效率感,和傳統的餅店、饅頭店大有不同。比如空氣饃的名字,分別叫“火星黃牛肉空氣饃”、“飛天雙層紅燒肉空氣饃”、“土星肥腸空氣饃”。座椅不算密集,有兩個長條的小吧臺,氛圍上除了就餐,似乎還兼具辦公屬性。
2、產品上,“中華感”十足。分為空氣饃(9款)、中華小吃(10款,以炸物烤物為主)、中華湯漿(7款)、草原酸奶(4款)、冷飲熱飲、咖啡幾個品類。根據空氣饃的不同,配備了10款套餐。新店開業,咖啡以“免費領”的形式贈送給顧客,但在宣傳上,“金獎咖啡”赫然展示在店門口,乍一看,饃饃+咖啡的創意組合十分顯眼。
店員介紹說,“酒釀空氣饃”靈感來源于浙江桐廬一帶的特色小吃“酒釀饅頭”(也被稱為“空氣饃”、“空氣饅頭”),其特點是在正常發面過程中將酵母與酒釀結合,成品松軟,帶有淡淡的酒香。
3、價格上,空氣饃最便宜的13元,最貴的38元。套餐價格跨度較大,單人套餐從15.9元-36元不等,算是豐儉由人。內參君點了一個23元黃牛肉空氣饃(主食)、鍋巴土豆(小吃)、飛魚子烤角瓜(小吃)、蔬菜沙拉,共花費50.5元。
墊餐紙和小吃盒上,紅黃綠“撞色”
印著甲骨文“賈國龍酒釀空氣饃”
總的來說,賈國龍酒釀空氣饃有種“中西結合”的調調:
產品基礎為中式的經典傳統小吃,在此基礎上升級成為類似“中式漢堡”的新物種。從主食賽道切入,選擇大品類。同時,順應當下小吃、小喝的餐飲行業的大趨勢,選品時以“手拿走食”為標準;
呈現形式則更加輕快,門店借鑒了西式快餐的某些元素。相關負責人曾透露,這一項目未來主打10-30㎡的高能小店,通過更智能的設備提升門店交付能力,實現幾秒鐘制作一個饃。并通過高度集成、高度標準,降低對人力的依賴。
開放式廚房
酒釀空氣饃背后
西貝的“快餐夢”還在繼續
早在幾年前,西貝賈國龍提出了“小吃,小喝,小店,小貴,小老板”的五小策略,希望通過多品牌的形式,打造一批高能量小店。隨后,弓長張、西貝酸奶屋、燕麥面、超級肉夾饃等項目陸續被推出,西貝的“快餐夢”也拉開帷幕。
2021年底,賈國龍功夫菜煥新開業,弱化預制菜痕跡、增加“下飯菜”“小碗菜”比例,當時內參君探店后,最直觀的感覺是“像是一個升級的快餐店”。現在看來,把功夫菜做“小”做“快”,也是其對于快餐賽道的一種升級和探索。(相關閱讀《賈國龍功夫菜低調升級,豪賭20億或要“一箭雙雕”》)
彼時,功夫菜掀起了一陣話題,賈國龍甚至斥資自建配送團隊。
外賣自有專屬配送車
然而,到如今,大眾點評網上,“賈國龍功夫菜”僅有延慶世園店尚在經營,中關村E世界店,則直接改成了“酒釀空氣饃”(內參君探店這家)。
原因不得而知,但賈國龍“愛折騰”的特點一直沒變。
在這期間,西貝還推出“1600㎡美食市集”,算是經歷了“正餐大店→功夫菜小店→超大市集店→快餐店”的一系列嘗試。(相關閱讀《還是那個“開飯館的老賈”》)
萬變不離其宗,縱觀賈國龍的整個探索路徑,近幾年,他帶領團隊始終在探索“中餐現代化能力”。
“我理解的中餐現代化,是傳統中餐烹飪藝術+現代食品科學技術+現代化管理模式,缺一不可。”賈國龍曾坦言。
根據內部相關人士透露,當年的“超級肉夾饃”項目,已經成功開出20多家門店,且基本上每家都是盈利狀態。但精益求精的賈國龍覺得,這一項目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狀態”,于是,當斷則斷。
在他的理解中,快餐這事兒,還需要時間探索和試錯。最主要的是,從開店模型到底層基因,都需要整個團隊一起轉型。
小吃市集開業時賈國龍分享道:
“極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瘋”
為此,賈國龍帶著團隊做了不少努力:
1、斥資重金,組建了300多人的研發團隊,分布在全國各地共計七大研發中心,且很多都是知名酒店的總廚。這些人的工作在于:四處尋覓且學習制作美食,保證地道風味;
2、同時,10萬畝的有機莜麥田、牧場、奶食品加工廠……這些讓西貝在后端擁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可規模量產”的能力,除了預制菜能力,還包括物流能力、倉儲能力、口味復現的能力;
3、最后是管理模式,“分部老大機制”將門店利益分為60%總部部分、40%分部部分,并由此共擔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由此練就管理團隊。讓每一位負責人都是“超配干部”。“我們內部開玩笑,西貝的高管都很像野生高管,需要創造性解決各類問題。”一名高管曾向內參君坦言。
從最初提出“五小策略”到現在,幾年來,西貝在不斷調整快餐業務,同時,西貝的底層能力也在悄然改變。換句話說,逐步擁有了做好快餐的“資本”。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酒釀空氣饃應運而生。
積極尋找第二曲線
西貝需要“多品牌策略”突破規模瓶頸
目前,西貝旗下共計西貝莜面村、九十九頂氈房、西貝海鮮及“賈國龍”系列品牌(目前包含賈國龍功夫菜、賈國龍·酒釀空氣饃、賈國龍小吃市集)。基于中餐現代化能力的精進,打造出多個核心品牌和業務。
很多人一提到賈國龍,仍然習慣和預制菜、零售“劃等號”。畢竟在這個板塊縷縷創造出赫赫有名的戰績:2022年雙11活動,西貝在京東與天貓渠道前三十分鐘銷售額就突破100萬元,前40分鐘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去年同期全天營業額。在京東平臺上,銷售額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18%。在天貓生鮮預制菜預售排行榜與京東預制菜-熱賣品牌榜上,穩居第一。
然而在集團內部,大家對賈國龍的定義,不是零售,而是代表西貝的“第二曲線”。
雖然目前只有3個品牌,但西貝正把未來“可能變成規模的業務”,都納入賈國龍品牌策略中。
這一策略,從賈國龍小吃市集的落地,可見一斑:1600㎡的大手筆,匯聚170多道功夫菜,“美食市集”+“美食超市”+“美食課堂”,意在打造一個年輕化的小吃、小喝、小聚的集結地,這是西貝對“小吃”賽道的嘗試,也是西貝強大研發能力的體現。
張弛有度的賈國龍,如今既要駕馭預制菜零售,也要深耕兒童餐這一細分賽道,更是嘗試全新的快餐模式。
不難看出,西貝有一個底層思考——突破自己的規模。如今西貝共有350家店,大多是正餐、大門店。想要突破規模瓶頸,勢必需要延伸“觸角”,向著小而快的多品牌齊頭并進。
話題回到“酒釀饃”
這項目能“成”嗎?
話題再次回到“賈國龍酒釀空氣饃”這個項目上。此前,根據媒體報道,酒釀空氣饃項目的目標是,一年開出300-500家門店。
單說這一產品,可做,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來“教育市場”,開店目標想要實現也有一定難度。畢竟,它不是饅頭、漢堡、肉夾饃這類耳熟能詳的大單品,浙江桐廬的起源和背景故事,還需要店員逐一向顧客耐心解說。或許是刻意為之,店內裝潢和菜單上,并沒有任何對酒釀空氣饃的介紹。
再說這一模式,夠簡潔。結構清晰,SKU不多不少,一饃一湯一小吃,組合起來也符合大眾的味蕾。產品和空間設計,有明顯的“多時段經營”意圖,內參君探店之時,已看到不少帶著筆記本電腦的“中關村打工人”邊吃邊工作。
不過,縱觀賈國龍這兩年的路徑,我們覺得,已經不適合用“成或不成”來評價了。這一新品牌更像是游走在大店、小店、慢餐、快餐、市集之外的一次新探索,是賈國龍不斷尋找“快慢平衡”的產物。
或者說,單一品牌的成功落地,并不是賈國龍所追求的,他需要“中餐現代化”能力的精進。
小結
在西貝內部,賈國龍有一句名言叫:“能力限制想象。當你手握武器,一切就水到渠成”。
縱觀西貝這些年的多個品牌,對于賈國龍來說,每一步都是在下一盤新棋。當下所有,其實都是“中餐現代化”的底層能力“跑”出來的結果。同時,賈國龍又在業務不斷發展演進過程中,不斷繼續升級這一能力。
關于“酒釀空氣饃”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區域復蘇:
《顧客陽康,餐飲炸街?我們奔走五座城,揭秘真實的“回血狀態”…》
門店復蘇:
《等號4000桌,排隊到凌晨!苦熬3年,餐飲人終迎“肥年”!》
《元旦假期餐飲“冰火兩重天”,有人等位3小時,有人上座不足3成》
《5天開一店!單店日流水最高1.4萬!小店模型如何在疫情中取勝?》
品類復蘇:
《連開5店!連開1000㎡店!搶地搶人搶資源,餐飲再掀“抄底”潮?》
政策支持: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帶頭下館子,政府想刺激餐飲復蘇了!》
輪值主編|肖德睿 視覺|張勁影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