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逛遍北京數十個商圈,我發現了餐飲門頭營銷的新趨勢!

    逛遍北京數十個商圈,我發現了餐飲門頭營銷的新趨勢!
    餐企老板內參
    餐飲方法論
    2021-06-02
    5萬



    花了半個月時間,內參君逛了北京數十個商圈,專門看商場餐飲店的門頭。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門頭設計從最初的“功能性”展示,到現在開始越發關注“品牌內核”,老板更希望通過小小的門頭,傳遞品牌價值。


    總第 2727 
    餐企老板內參 八刀組合 | 文



    “明爭暗斗”下
    餐廳進入門頭比拼新時代
     
    在北京年輕人最喜歡的合生匯、朝陽大悅城等商場,餐飲品牌琳瑯滿目、競爭激烈。內參君逛了一圈,發現現在的門頭設計,可以用“爭奇斗艷、五花八門”來形容。新的設計元素、新的材料、新的細節、新的體驗......被融入到門頭設計中。

     
    以大望路商圈人氣TOP1的“朝陽合生匯”為例,美食共計242家店,購物共計253家店。也就是說,在這個商場中,美食的占比已幾乎達到一半!
     
    尤其在地下一層、二層的“21街區”,更是網紅感十足,各個品牌特色各異,無論是色彩還是風格,都在努力彰顯個性。


    其實,像合生匯這樣餐飲占比大的商場還有很多,一方面,品牌之間競爭激烈,門挨著門經營,各家都想要比“隔壁老王”更優秀;另一方面,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哪怕吃個炸雞、粉面、喝個奶茶,顧客也希望能在“網紅”的氛圍里就餐,這是新消費對“體驗感”提出的新需求。


    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相比街邊店,門頭對于商場店的重要性更為顯現。因為街邊店的顧客更看重口味、價格等因素,對于門頭的敏感度并不高;然而,對于商場店來說,顧客走進商圈,往往自己也“很迷茫”,需要有強大特色的門頭來吸引關注力。
     
    同時,門頭設計從最初的“功能性”,到現在開始越發在意“品牌內核”,希望通過小小的門頭,傳遞品牌價值,而非簡單的一個“入口”。

     
    打造“高出片率”餐廳
    你需要get這些方法!
     
    為什么有的餐廳,讓人有進店、甚至主動傳播和分享的沖動?為什么有的餐廳明明產品扎實,卻沒有人氣火爆的場景?
     
    局氣餐廳的老板韓桐曾經說過,老板要懂得設計“拍點”,讓餐廳細節和氛圍,傳達給顧客一種“想要主動拍照”的感覺。“你要提前想到,顧客路過餐廳,能拍出什么照片?是你的門頭有意思,還是的裝修氛圍很到位?能拍出幾張圖片?這些圖片顧客愿意主動發朋友圈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至少”贏在了起點“。當前的餐飲消費,顧客忠誠度極低,好的門頭,是成功的一半。
     
    內參君留意了一些排隊火爆、不時有俊男靚女打卡拍照的餐廳,總結一番,這些“出片率高”的餐廳,大致有如下幾個共性:
     
    1、擅長場景打造。逛一圈商場,會發現即使是小餐廳、甚至只有二三十㎡的小門店,也盡量營造氛圍,做出場景感。比如牛雜粉店,營造出香港街邊、牛雜攤檔的感覺。

     
    2、slogan凸顯,提高辨識度,比如一些飲品會特意強調“一杯里有15顆草莓”,突出食材特色,突出價值感,也能夠讓顧客一下子了解品牌特色。


    3、互動設計巧妙勾住心智,用小明檔、小窗口的方式,向顧客傳遞一種互動的感覺。讓人還沒有走進門店,就感受到了餐廳的“熱情”。一家日料店,甚至直接在門口擺放“今日宜吃日料”的方式,直接給顧客“飲食方案”。


    4、細節元素可加分,一些餐廳會把品牌最有價值的新動向發布在門頭位置,比如“米其林一星”、“大眾點評黑珍珠餐廳”等。在顧客“舉棋不定”的時候,給予引導。


    5、酷炫時代,色彩取勝,這一點,對于購物中心里的餐飲品牌格外明顯。許多門店將門頭設計得非常“炫酷”,用大面積的撞色、拼接進行視覺刺激,給客戶不一樣的體驗。


    6、簡單直接,食欲吸引,部分餐廳會在門口擺放巨幅海報,聚焦到自家的招牌菜上,高清的顯示屏,色彩斑斕且聚焦重點,讓顧客瞬間被吸引。

     
    當然,還有一些餐廳,門頭設計反而有“減分”嫌疑。內參君也為大家羅列一二:
     
    1、風格和文案并不協調。有的餐廳,色彩和細節都處理得非常“潮”,但在品牌名稱后,卻綴上一個“XX年老字號”。直接把品牌年份寫在上面,視覺感受非常“違和”。

     
    2、過分“重”門頭設計,反成負擔。門頭設計的本質是為品牌加分,起到畫龍點睛、引人興趣的作用即可,切忌過分堆砌元素。比如有的快餐、小吃品類,在門頭上花費太多的比重和費用,無形中在裝修成本上耗損過多,如果毛利無法保障,會大大降低投資回報率。
     
    3、元素堆砌,沒有重點。有的餐廳為了抓人眼球,恨不得把所有的潮元素堆砌在門頭,不注重主次,反而無法快速讓顧客捕捉重點。
     

    “消費者其實沒有那么高的審美,
    大部分餐廳做到60分就夠了!”
     
    道哥工作室主理人王新磊曾多次提到:餐飲空間正迎來新一輪迭代,就是從物質追求向精神需求的升級,美學,將是新的競爭力。
     
    縱向來看,最初的設計升級發生在酒樓等偏高端的餐廳,通過差異化的設計,突出餐廳特色,從而吸引消費者。而后是伴隨西貝、外婆家等餐廳的升級,以及餐飲品牌化競爭,迎來又一波餐廳的設計升級。近幾年隨著小吃快餐的品牌化,這些剛需品類也在逐步升級門頭設計。


    如果美學升級是必然,那我們必須明白,升級的本質是什么?
     
    首先,美學升級,門頭升級,并不能直接帶來流量的高轉化。

    麥設計創始人盛勵告訴內參君:“線下門店的流量,光靠門頭設計的美學能夠轉化的比例還不是很高,還是基于品類。如果光從美學角度講,肯定要被設計在他們的“審美范圍”內。”
     
    他進一步解釋,餐廳一定是從趨利的角度增加競爭力。有的餐廳把審美推得很高,但其實消費者是接收不到的。審美要區分客單來看。如果是客單價四五百的品牌,審美必須要好,如果客單價是就七八十,做到60分足矣。
     
    其次,不同的品牌定位,不同的美學需求。
     
    比如奈雪的定位就是第三空間,就需要通過空間設計來打造品牌護城河。如此一來,奈雪在門頭,乃至整個餐廳設計上的投入成本就非常高,并不適用于一般餐廳模仿。
     
    喜茶也是如此。它傳遞給消費者的品牌定位就是,關注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和體驗感。因此它更關注線下的社交屬性,因此在門店上嘗試了寵物店、環保店等跨界理念。這個時候,門頭、設計都是跟著品牌定位在走,品牌就是它的競爭力。
     
    再者,要根據品牌的發展階段,來定義美學競爭力。

     
    這幾年流行的旗艦店、大店模式。其實都是品牌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通過打造某一家標志性的門店來提高品牌力,刷新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在品牌的初創期、成長期,還是要從品牌的整體定位上,來衡量設計方面的投入成本。
     

    門頭設計新風向到底是什么?

     
    回歸到設計層面,哪些設計新風向是餐廳需要關注?
     
    從設計風格上,盛勵認為,促使門頭設計趨勢變化的,是材料的創新和供應鏈的發展,并不是消費者。本質上來看,門頭會越來越炫、動態、花哨,都是因為液晶技術的成本降低、變得更加普及,由此帶來設計維度的豐富。比如現在有動態燈箱、液晶門頭燈新技術等,都會讓門頭呈現方式產生改變。


    喜茶背后的設計團隊之一HOPE DESIGN創始人韓薛及月滿大江總經理唐國賓,提出了三個未來餐廳設計走向——

    走向一:類似一些日本的餐廳,在門面設計上融入檔口元素,品類的表達會更清楚。

    走向二:品牌符號、品牌花邊、品牌色,會越來越成為主導。品牌的辨識度進一步增加。

    走向三:外帶產品、外賣產品的呈現或售賣,會成為一種方向。
     
    總而言之,流行總是在變化,如果不是基于品牌基因來延申設計的差異化,其實也容易很快過時。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張婷婷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商務合作: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500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