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毛肚VS海底撈毛肚
盡管此事輿論已逐漸開始淡化,但餐飲這個紅海賽道,似乎一直“借鑒成風”。前不久,北京新京菜餐廳拾久主理人段譽也曾公開發文譴責,自己的餐廳被合肥一家餐廳無底線抄襲,涉及菜品、裝盤、容器,甚至餐廳名、文案等。(鏈接:又一餐飲品牌被原版復制,餐飲圈無底線抄襲何時了?)
此事之后,很多餐飲人士紛紛發表意見、難有統一。
很大一部分餐飲從業者
認為菜品才是一切
食材只是魔方塊,你無法搭建成別人的樣子,別人也無法簡單學習到精髓。曾經爆火的餐飲品牌摸錯門牛肚王,也曾面對假冒問題,更有甚者,假冒店直接把店開到正門對面。但是時間驗證了一切,也給出了答案。很快這些假冒門店就因為自身經營問題而紛紛倒閉、完全消失不見。
但也有人認為形式創新就是搞笑。不同菜色、不同菜系之間本就是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所謂創新就是在現有基礎上作改良,比如熟醉蟹原本是江蘇菜,稍加改良變成其他菜系的菜品,也沒有任何抄襲之說。
專業餐飲人對抄襲和借鑒的劃分都各有標準和尺度,其中很多人在法律意識層面非常薄弱,更不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品牌和產品,這也是業內抄襲成風存在多年的原因。
“抄襲”和“學習”僅是一步之遙
多年從事餐飲行業知識產權訴訟的劉亞惠律師也表示“餐飲企業維權成本太高,難點在于不太容易形成知識產權保護。”
以巴奴毛肚事件來看,盡管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擺盤有可能構成的裝潢,成為受法律保護的權益。但是具體的法律判定還是要看顯著性和影響力。
簡單來講,就是去除品牌標志后,消費者依舊可以辨識。如果可以,那此次海底撈的行為就屬于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至于新品宣傳文案,則需要高度雷同才可以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抄襲。
此外,菜品本身如果足夠獨特和稀缺,申請商標不僅是最好的品牌權益保護措施,同時也可以避免同行模仿式的學習借鑒。
但更多的情況下,菜品、菜系本身顯著性不強,僅僅只是一個通用名稱。也就是說,即便完成注冊也不能免遭侵權。
多數時候,企業出現經營范圍擴大,開始生產和銷售方便食品和預包裝食品,類似回味鴨血粉絲湯,才會進行菜品相關的商標注冊,如核心的第43類,還包括第29、30、31、32、33等類別,如果做連鎖加盟的,那還需要考慮第35類。
無論如何,有一點是任何餐飲企業無法否認的。山寨確實會對潛在市場份額以及品牌美譽度形成一定威脅,因此各大連鎖品牌都不曾掉以輕心。
外婆家就曾專門成立“打假團隊”,聯合律師全國奔走,解決伴隨自身發展而來的“傍名牌”現象。多年來,在全國范圍內打掉幾十個假冒的“外婆家”。2011年,杭州外婆家在無錫起訴了三起商標侵權案,其就是將無錫知名餐企“外婆人家”告上公堂,起訴其涉嫌侵犯商標專用權,要求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20萬元。
原創和創造本身就不容易,尤其餐飲這樣一個“人人都想參與”的行業。歷史中,有一些品牌并非完全奉行“拿來主義”,而是通過“拿來改造”不斷實踐,最終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樂凱撒就非常典型,其初期就堅持不與必勝客雷同,而是找一個不同品類的“借鑒”對象。最終實現了一個“怎么不像怎么做”的商業模式,在定價、定位、營銷上學麥當勞,在品牌管理上學星巴克。
“抄襲”和“學習”僅是一步之遙。及時轉換思路,在借鑒過程中融入自身品牌的獨特元素,巧妙地避開了抄襲的“雷區”。同時也升級進化為更優秀的新品牌,實現了完美的逆襲。
事實上,海底撈、巴奴都是餐飲品牌學習和借鑒的對象,一個服務主義,一個產品主義,互相尊重,彼此學習,也是業內佳話。只是突然間火鍋一哥被公眾質疑抄襲,品牌形象瞬間就被拉低。頭部品牌更應該保持領先持續創新,莫被拿來主義磨掉光環。
10月14-16日,餐飲老板內參“大魚游學·走進北京”,將帶領全國餐飲老板,與新銳餐飲品牌西貝莜面村、眉州東坡、西少爺肉夾饃、冰城串吧、微海咨詢的創始人/高管,直面交流分享及門店考察,深入了解當下優秀餐企最新的管理經驗、品牌發展模式。
10月24-25日,北京,大魚餐飲學院聯合盧南老師繼續推出《超級門店實戰營》課程第8期,從精細化運營的底層邏輯出發,深度解析提高門店營業額,以及“人效”、“平效”的實戰方法。歡迎大家掃碼占座!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 (微信同號)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