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北大教授支招餐企復元:拉攏消費者、搞好供應鏈

    北大教授支招餐企復元:拉攏消費者、搞好供應鏈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頭條
    2020-04-07
    2.5萬


    隨著疫情的消退,餐飲業開始緩慢地恢復元氣。但此時此刻,對于餐飲企業最大的挑戰不是開門營業,而是重新洗牌。


    在4月5日正和島的直播欄目《每周一播》中,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安徽老鄉雞餐飲董事長束從軒和北大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就餐飲業如何在逆境中尋找自我突破的契機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

     

    周其仁教授認為,首先要向好的企業學習,自己要站穩;站穩之后趕緊兩頭發力,幫助消費者和供應鏈;利用價格政策、產品組合上把猶豫的消費者爭取過來;不管疫情前怎么樣,重新劃定起跑線。


    內參君整理了其中周教授的演講內容,供大家分享。


    總第  2328 期

    餐飲老板內參 戴麗芬 | 整理



    為什么看好餐飲業?

    1.消費占比高,市場容量大


    很多人認為,餐飲業不是我們國家的戰略性的行業。但是,“民以食為天”,餐飲業的市場容量非常大。現在各種消費、各種開支中最大項的還是“吃”。恩格爾系數統計當中,100塊錢開支里用于“吃”的占比,2017年有30%。城鄉稍微有點差別,到2018年大概有28%、29%。
     

    2.增長速度快


    隨著收入提高,城市化集聚,分工越來越細,商業性飲食比重快速增長。2018年,全國有940萬家門店、小3000萬的從業人員。這些年國內經濟已經從高速轉到了中速,但餐飲業的復合增長率還是將近10%。
     

    3.最接近“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從體制看,中國哪個行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餐飲業一馬當先。它是價格機制,沒有什么價格管制。準入門檻是放開的,當然政府在安全、衛生方面仍有監管。
     
    餐飲業沒有所有制歧視,所有人都能干;退出機制特別健全,沒有僵尸企業,客人不來馬上可以換商戶;新的業態層出不窮,很多跨界、新技術、網絡都能和餐飲結合起來。從這個角度看,餐飲業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關注的行當。
     

    品質品牌,方興未艾

    中國餐飲還有很大的潛力。隨著溫飽、小康往中等收入走,中產階級消費者對餐飲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品質提高就會推動品牌企業發展。

    消費者怎么考核你的品質?要通過好牌子的企業來建立信任,品牌就是一個抵押品。有大牌子做抵押,質量通常可靠一點,這是市場鑒別品質信息成本比較低的辦法。
      

    中餐這些年有很大的進步,因為它的體制、市場、機制、人才都有了進步。目前從排行榜來看,海底撈2017年底、2018年超過了100億,現在應該過200億了;西貝去年應該是69億了,還有沙縣小吃、黃燜雞、喜家德水餃等等冒出來一系列的市場品牌,都有不錯的業績。

    滿足餐飲消費方面,中國公司、中國民營公司發展品牌的潛力還是非常的大,而且很多公司可以打到全球去,所以非常看好這個行當。

    按照我所知道的經濟學理論,企業是基于交易市場交易費用而存在的一種物種、組織。市場尺度大、規模大、交易費用大,可節約的交易費用就大。所以,市場大的地方,公司也大,水大魚大。中國整個餐飲魚群很大,2018年整個餐飲銷售額是4.2萬億,增長還非常快。
     
    整體來看,中國餐飲界魚群很大,大魚不多。正要起飛,結果遇到了疫情,怎么應對?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及餐飲業應對
     

    1.目前難以對疫情的經濟影響作出可靠估計


    目前疫情還在變化,黑天鵝的翅膀還沒有完全伸展,要做可靠的預測有很大的困難。
     
    根據非典的經驗,沒法完全地推測新冠。疫情初期,國內做出有效對策以后,確診人數節節往下走,但是很快就有海外輸入。這次全球覆蓋的面,非典不能比。
     
    現在中國的對外開放水平非常高,即使外國人不能來,本國人還得回來。

    中國是全球124個國家的頭號貿易伙伴。這時候全球應對極不平衡,不同國家在對待病毒的判斷和態度上,差異非常大。這些都對國內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怎么估計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要持續多久?現在沒有辦法做出預測。


    2.預測不靈的時候,首先要用常識梳理基本面


    預測不靈的時候,就承認很多事情將來到底怎么樣不知道,用常識把已知梳理清楚,把未來怎么走的基本問題梳理清楚。
     
    新冠病毒對經濟的影響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存量損失不大,流量掉得非常快。
     
    而流量下降有三個重要的因素:第一,相當一部分人在這段時間沒有收入;第二,一部分人有錢沒有地方花,不敢出去花;第三,疫情前的貿易戰已經有一些脫鉤現象,如今雪上加霜。全球化財富是在來來往往中生產的,現在來來往往停了,流量就大幅度下去了。
     

    3.“自己站穩拉兩頭”


    怎么應對?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那些在市場當中不撒手的企業,從里頭去吸取力量。
     
    西貝和老鄉雞的經驗,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先把自己站穩了,趕快伸出手去拉兩頭。

    一頭是顧客。顧客沒有收入怎么消費?要非常有針對性地從消費側下功夫。市場是連在一起的,他不花錢,你就掙不到錢。要讓一些人有錢花,所以國外有直接發錢的,廣東、佛山有些地方開始發消費券。當然地方政府也很難,哪家都沒有寬裕的。這個是宏觀政策需要研究的。
     
    那么企業這段時間能幫消費者做什么?得想清楚了,幫他就是幫你。接下來的這幾個月過渡期,要在價格政策、產品組合的套餐要好好下功夫。價格機制是管用的。消費者收入低的時候,如果這個東西的性價比發生顯著變化,它就會對消費行為有刺激。只要有一些人響應刺激,市場就會一個暖流增加另一個暖流。

    有的原來是你的客人,現在有心無力,價格能不能減低一點?西雅圖的costco的經驗就是主動把毛利率降下來,同時組織最嚴格的品質檢查,把性價比做到最高。結果買家賣家都愿意跟他,他就賣會員。這個策略值得好好研究。

    現在餐企的租金已經正常開支,就要靠流量來攤。當然這個價格不一定要管未來五年十年,可以就管三個月,怎么走出疫情、讓市場回暖,要有特殊安排。
     
    另一頭是上游企業。比如老鄉雞扶植上游供應企業。養雞的流程是連續的,流程一斷,對生產力、品質影響就非常大。疫情期沒有訂單,那就拉一把。餐企100元里三分之一是買農副產品,那就影響另外的人口、另外的消費。市場是這么繞起來的,首先要自己站穩,站穩之后趕緊伸手去拉兩頭。
     

    4.重新劃起跑線,準備再發力


    什么時候可以重新準備再發力,現在沒辦法預測。但如果看到街上沒人,順著這個思路向后推,會有問題。你要有準備,不能因為上次春節吃了虧,存貨太多,等到疫情控制住了,想發力的時候子彈不足,也會在另一頭吃虧。

    怎么判斷呢?小步快走,每10天、15天處理一次信息,盡可能搜集跟行業、區間、城市、所在地這些的信息,作為企業制定策略的參考。這比聽宏觀經濟學家預測管用得多。
     
    對于企業來說,不管疫情前走到了哪一步,下來就下來了。過去蓄勢待發、雄心滿滿的企業,現在可能需要重畫起跑線,準備再發力。大勢總會回來的。
     
    我還是非常看好餐飲業。它的體制特征、市場容量、增長彈性不會因為疫情的沖擊就消失,只不過需要一點時間,這些特點才能反映出來。這個領域有的是仗打,有的是機會再建功立業。

    (注:內容有刪節,未經本人審閱)



    統籌|周漁    視覺|王晶雪




    老羅首秀,餐飲第一!(揭秘合作)
    秦朝餐見:餐飲業恢復需要經歷幾個階段?
    在望京SOHO開店,他 8 個月賠了 300 萬
    蹲點西貝復工:為什么不賺錢還堅持營業?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比慘,香港餐飲才是真的慘……
    “野味”餐廳迎來審判時刻
    關于爆品的3個靈魂追問
    暗夜將盡,餐飲人不要忘記反思
    如果穿越回19年底,我絕不會開十幾家新店


    如何提高外賣單量?4月13-17日,我們邀請了食亨科技資深外賣運營專家王永亮老師,帶來《外賣系統能力實戰營》線上課,包含詳細的平臺規則、活動玩法,新增線下單店/連鎖門店如何配合、落地的內容講解!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



    商務合作: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21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