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年薪80萬招人、開店2000+,這個品牌正在三四線悶聲發財……

    年薪80萬招人、開店2000+,這個品牌正在三四線悶聲發財……
    國君
    品類洞察
    2019-05-08
    2.5萬


    前段時間,同事在小群里扔了一張古茗茶飲的招聘海報。


    點開一看,群里炸鍋了,總監年薪80萬,主管年薪40萬,連最普通的平面設計師,也超過了10萬。


    關注羅振宇的餐飲人,對古茗不會陌生:這個在三四線城市開店2000+、一直悶聲發財的品牌,今年為何如此大手筆招聘?


    我找到古茗的創始人王云安,一探究竟。


    本文轉載整合自咖門(ID:KamenClub )



    總監年薪80萬、主管40萬

    古茗這是什么用人策略?


    “同等崗位,別人發5000,我發7000,有了溢價不僅能找到更優秀的人,員工的歸屬感也強。我一直都希望員工待遇跟上,不符合文化氣息和要求的就淘汰掉,符合的就要給更多薪水,如果錢給夠了,干不好就走人,但前提是我們先把錢給夠。”王云安說。


    在古茗長達兩屏的招聘海報上,不僅崗位多,而且每一個崗位的薪酬都超出預期。除此之外,還有帶薪年假、股權激勵、年終獎,以及不限量的水果和古茗飲品。


    ◎ 古茗招聘海報部分信息




    更讓人心動的是, “古茗總部沒有吃拿卡要、勾心斗角,不管是對我還是其他人,有不滿可以直接提”,王云安說,這是古茗扁平化的管理哲學之一。


    “這么大規模招人,是古茗定下了新的發展戰略嗎?”這是我最好奇的地方。


    年后杭州辦公室已經入職了100多人,我們去年辦公室人效500萬。”


    “今年希望通過增加品牌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品牌運營能力和企業管理能力;其次在供應鏈上增加人力投入;第三是增加IT人才,用互聯網手段進一步提高人效。”


    王云安回答得簡潔質樸。


    任正非曾在華為的校招上說“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這可能就是對古茗高人效的最好注解。


    關于對人才的重視,王云安還談到,因為在臺州總部,有些崗位溢價高,也難以找到非常匹配的人才,所以古茗的一部分部門半年前搬到了杭州。


    ◎ 為團隊更好發展,總部搬到杭州




    一到杭州,王云安就帶領員工,數次參訪阿里。


    古茗總部能夠留住人才,并保持高人效,王云安正是受到阿里的啟發,希望每個員工都是一截自己能跑能打的車廂,而不是全靠火車頭帶。


    在王云安的規劃中,希望總部是一個平臺。讓想創業的員工到分公司“出任總經理,當上CEO”,讓高層管理者能拿到公司分紅權、讓核心員工拿到部門分紅權。這種方法已經在公司施行2年有余,并初見成效。


    “讓員工真正為自己拼,并得到體面的收入,在我看來,員工的個人實現重于公司實現,否則他自己的生活和價值都難以保障,還為企業拼搏個毛啊!”王云安有感而發。



    計劃營業額比去年翻一倍

    古茗打算從哪入手?


    談到2019年的計劃,王云安表示:“今年的營業額要比去年翻將近一倍。”


    能做出這么大口氣的預估,古茗是有底氣的——今年將在供應鏈上進行大幅度調整,從“一周兩配”升級為“兩日一配”的終端門店冷鏈配送,明年實現“一日一配”。


    ◎ 逐步增加冷鏈配置




    精耕供應鏈,歸根結底是為了產品。


    “做這個事情其實成本很高,但供應鏈提高配送頻次,降低配送半徑,將會對我們的產品口感和品類帶來巨大改變。”王云安說。


    1、口感提升:兩日一配的新鮮感


    飲品業依賴新鮮水果。水果的配送就是跟時間賽跑的過程,以往很多水果只能用6~7成熟的方法來對付運輸的損耗。


    古茗在改成“兩日一配”之后,王云安拿芒果來舉例,要求送到門店都是8.5成熟的,可是實際出品會隨著時間變得不穩定。


    現在配送頻率高了,可以把成熟度合適的送過去,就能保證在口感最好的時候讓顧客吃到。


    這對古茗的壓力在于,要讓每個產品的銷量能夠支撐得起更高頻的配送成本。


    2、豐富品類:挑戰更多難伺候的水果


    “原來我們只能配送常溫品、冷凍品、以及檸檬柚子這些不嬌貴的新鮮水果,今年就能伺候更多像草莓、桑葚之類的嬌貴水果,2019年夏季,我們會上新更多水果茶新品。


    ◎ 冷鏈升級可以帶動產品升級




    “產品品類將會更豐富,一些之前沒法賣的產品都有了上的條件,還有一些重要配料,比如保質期只有15天的巴氏滅菌鮮奶,也可以運用了。”王云安說。


    3、標準化出品:千店一味才是最高標準


    對于連鎖品牌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標準化。但標準化的口感就對原物料的狀態要求極高,像青橘這樣的產品,兩日到店的切開之后清香撲鼻,而時間長了香味就會消散。


    而且供應鏈難度還在于,前端上游的管理和終端門店實際操作的管理。


    王云安的目的在于“提供配送和采購頻次,降低配送半徑,產品的口味標準化程度就會最大化的實現。 ”


    4、由產定銷:一場高難度“賭局”


    從“由銷定產”到“由產定銷”是古茗運營多年后,一場新的“賭局”:把寶押在了自身的銷量和采購計劃的精準預估上。


    據王云安介紹:過去‘由銷定產’,上一個產品主要看門店賣多少,賣得多就再采購。但有時候市場反饋會有假象,你追加采購后可能又賣不出去了,諸如此類會造成很多困惑。


    現在把策略改為了’由產定銷’,就是我們決定好上一款產品,從各種角度和數據去判定它應該賣出去多少,就定多少貨,傾盡公司的精力去達成這個目的。


    這樣大家的壓力會更高,但從公司運營效率來看,這樣做是最佳狀態。”



    在三四線開店超過2000家

    古茗如何管理門店?


    開了2000多家門店的古茗,如何處理總部和加盟店的關系?


    在咖門主辦的創飲Talk上海站,其培訓總監趙麗分享了經驗。


    趙麗說,們理清了一個管理基調——對于一線門店,既要管理又要服務,但是服務頻次一定要高于管理頻次。


    ◎ 2019年2月突破2000家門店




    做到標準管控,必然需要有管理動作,但服務動作必須在管理動作之前。


    我們的營輔伙伴每天要思考的是:如何幫助門店真正做到標準,而不是懲罰導向。有可能他是因為不知道而不會,或者沒掌握而沒做到。”


    一個企業組織管理活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了在一定時間內,最高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


    因此,他們重新構建了最直面店群的團隊架構:“營輔體系”。


    “營輔體系”是什么?以終端門店為核心,扁平化的形態去呈現。


    在搭建整個“營輔體系”時,他們希望以最高的效率,快速準確地去獲得店群的需求。


    只有這樣,決策層才能做出最快速準確的反應,并且能夠推進落地。否則經過層層匯報,很多事情就已經失去了最好的處理時機。



    古茗有 “茶飲界BAT”的基因嗎?


    2010年,古茗創始于溫嶺大溪鎮,以南方三四線的“小鎮青年”為核心客戶群,通過自建冷鏈物流和配送上門服務,在浙江、福建、江蘇等地市場份額一直保持著成倍的增長。


    在被羅振宇點名之前,古茗的年營業額已經超過10億。


    而這兩年,古茗的發展也走上了快車道,2019年門店突破2000家,2018年新開門店平均日出杯量500多杯。


    ◎ 古茗的新品牌-零氧化




    體量和基數已經倒逼古茗的發展必須進入一個新階段,古茗面臨的是從街頭小店到品牌標準化門店、從傳統管理模式到現代化的規范管理、從老板到企業家、從奶茶店到飲品企業的轉型。


    這是古茗面臨的考驗,也是很多餐飲品牌面前的難題。


    生長于三四線城市的古茗,憑借自身對這一層級消費者痛點的深刻洞察,在南方的三四線城市如火如荼。它的品牌之路,對你是否有啟發?


    本文轉載整合自咖門(ID:KamenClub )



    · end ·


    229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