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旗下的Teavana Tea Bar,一度被茶界看做時尚茶飲的風向標。
令人意外的是,它竟毫無預兆的折戟沉沙:星巴克宣布,將關閉5家門店中的4家,僅保留一家“實驗店”。
發生了什么?又意味著什么?
據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報道,星巴克宣布,旗下5家Teavana 茶飲店(Teavena Tea Bars)將關閉4家。只保留西雅圖1家,留作“實驗店”。
其中位于紐約的3家茶飲店,將改造成星巴克咖啡館;另外位于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1家店,將在今年4月底關店。
——這幾乎意味著,星巴克的時尚茶飲店計劃,以失敗告終。
一、曾經的茶界風向標,夭折了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曾對Teavana茶飲店給予厚望。
2012年11月,星巴克以6.2億美元買下了在紐交所上市的茶葉零售商Teavana。接著,2013年10月,星巴克首家“Teavana茶館”落地紐約曼哈頓。
當時,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表示,茶飲市場有900億美元的潛在空間,做茶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并希望把茶吧打造成咖啡館一樣的連鎖生意。
為了給茶飲造勢,他宣稱自己下午5點以后,不喝咖啡只喝茶。還親自把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帶到茶館參觀。
Teavana 茶飲店,是一個“非常星巴克”的茶館。除去傳統的茶葉、器具的銷售,它還開始販賣體驗。
與星巴克不同的是,它的產品價格要貴一些。
它并不希望你買完就走,而是想留你在這里喝喝茶、聊聊天,打造與星巴克咖啡不同的“第三空間”。
在TeavanaTea Bar的店鋪里,茶飲的選擇比星巴克咖啡店里更多。茶以特別調配好的混合茶為主;在餐食方面它也很講究,你可以吃到羊角包、馬卡龍以及一些新鮮烘焙的食品。
美國的消費者似乎對這一套也很買賬。他們開始走進Teavana,喝茶就和喝咖啡一樣。
然而,僅僅2年多的時間,霍華德就決定關閉 5 家茶飲店中的 4 家,并將其合并到咖啡業務里。
二、增長緩慢的茶,搭上咖啡館的快車
到底發生了什么?
Teavana的發言人Alisa在一封郵件里寫道:
“我們能集中資金和資源,通過星巴克零售店鋪和Teavana的茶葉店給顧客帶來更好的茶飲和茶葉體驗。通過星巴克的店鋪,這些茶葉和茶飲產品,也能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也能走的更遠、更廣闊。”
言下之意,Teavana茶飲店關門,也許并非是因為經營不善。
——既然大家能接受星巴克咖啡館出售Teavana的茶葉,為什么不借助這么強勢的渠道,把更多的茶葉,更快的賣給消費者呢?
另外,星巴克憑借強勢的門店資源、強大的品牌輻射能力,不經意間也搶走了Teavana的業務。
霍華德曾表示,堅決不在茶飲店里賣咖啡。然而,卻一直默許星巴克的咖啡館里賣茶飲,一度還做過市場重點推介。
——既然隨處可見的星巴克有更多選擇,那為什么要去它的茶飲店呢?
第三,這也美國消費者沒有飲茶習慣有關。茶葉市場雖然在增長,但是比較緩慢。
有報道稱,美國最大的茶飲和茶葉的連鎖Argo Tea ,之前也過于樂觀地預測了年輕人市場,他們最近在縮減自己的75家校園店鋪的營業面積。
與此同時,星巴克第四季度的財報顯示,咖啡在市場上的營收增長了 18% ,達到至 49 億美元,凈利潤增長 13% 至 9.69 億美元。
增長緩慢的茶葉市場,搭上自家快速前進的咖啡列車,一切看上去順其自然。
三、中國茶需要驚慌嗎?
星巴克的Teavana 茶飲店,一度被茶界看做時尚茶飲的風向標。2016年伊始,傳出它將來中國賣Teavana茶葉的時候,曾引起業界震動。
如今,它毫無預兆的折戟沉沙。中國茶失去一個對手,也失去一位強勢的茶飲品類開拓者。
更重要的是,這個變局,對中國茶來說意味著什么?
咖sir覺得,中國茶界大可不必驚慌。
美國市場對茶飲的接受度,與中國市場不可同日而語。茶在中國,有著天然的文化基因滲透。只要市場上出現品類規模,消費者接受度應該遠高于喝咖啡長大的美國市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Teavana茶飲店鎩羽而歸,但星巴克旗下美國350家Teavana茶葉零售商店依然開業,并保持持續擴張。同時,星巴克發言人表示,Teavana的茶葉將在2016年進入中國星巴克門店銷售的計劃依然沒有改變。“咖啡+茶飲”的復合型門店或將成為新的主流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