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自戀從“自殺”開始:這家餐企為什么要學海爾?

    自戀從“自殺”開始:這家餐企為什么要學海爾?
    餐飲老板內參
    頭部案例
    2016-03-18
    3.9萬

        今天是情人節,內參君也應個景,從有關愛的話題說起,與您一道開啟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


        愛和青春有關,和魅力有關。餐飲企業要葆有青春,成為人見人愛的IP,首先必須愛自己。


        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愛自己正從“自以為是”進化為“自以為非”。


        比如,自砸冰箱的海爾喊出了“顛覆性創新之父”克里斯坦森的名言:“要么破壞性創新,要么被別人破壞。”


        比如,獵豹CEO傅盛說,“自我攻擊是大公司持續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


        “自戀從自殺開始”,這樣的自我變革也在餐飲業不斷上演。一起來看一個18歲的企業是如何努力進化,成為更好的自己的。



    從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好倫哥”將披薩自助模式帶火。這個走過18年歷程的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從今年開始準備顛覆以往,不但產品線增加,連自助餐臺他們也有要“砸”的念頭。 


    你可知上世紀80年代震動社會的“海爾砸冰箱”事件?都說偉大的企業總會有相似處,經典案例自然會讓不同企業有不同領悟。


    所以這一次,好倫哥就從海爾身上借鑒到了“砸”的理念。


    難!一張披薩扛不起一個品牌


    1月21日,好倫哥在北京東大橋開業了一家新店,號稱“98經典”餐廳。這個從1998年開始進入中國的品牌,代表著休閑自助餐飲文化,同時也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伴隨了一代80后的成長。


    曾經的好倫哥,披薩、雞翅和薯條是店內標志性的產品,但“進化”之后的好倫哥,似乎逐漸弱化了西餐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中式炒菜、海鮮、蛋糕甜點等,甚至還有專門的吧臺釀啤酒。


                 吧臺釀啤酒


    好倫哥營運部總監馬世偉告訴內參君,好倫哥依舊堅持披薩是主打,現在只不過是在其后加上“N”的過程。


    所以說,海鮮也好,甜點也罷,一切都是N,并不能喧賓奪主取代披薩。對于自助餐來說,產品線增加確實可以加強“視覺盛宴”的效果。但對好倫哥來說,是意識到“一個披薩已經不足以支撐顧客滿意度”了。


    砸!打破枷鎖,就要有魄力


    不光是這一個披薩支撐不住,就連自助吧臺也快“撐不住”了。所以你能看到,好倫哥在這一次的改動中竟然加入了“詢桌”。


    這更像是在烤肉自助中看到的形式,由服務員捧著最新鮮熱乎的產品向每桌詢問供應,原先得以依賴的自助臺在慢慢弱化其作用。


    “自助餐臺阻礙了產品品質的發展,所以我們就得摒棄10多年的自助臺模式。”馬世偉舉了個更形象生動的例子,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怒砸冰箱,斥“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


    這個當時被不少人認為是“敗家”的砸冰箱事件,卻砸出了海爾員工“零缺陷”的質量意識,宣布了海爾全面質量管理的開始。


    其產生的效果是,1989年,當市場供大于求,冰箱紛紛降價時,海爾冰箱不可思議的提價12%,用戶還排著隊購買。可以說,海爾的產品質量是“砸”出來的,品牌更是其“砸”出來的。


    在馬世偉看來,現在的好倫哥需要有這種砸冰箱的氣勢。只不過,海爾是為了創新,好倫哥則是為了未來,需要“革自己的命”。


    痛!禁止“自嗨”,要看需求

     

    海爾砸冰箱,源于質量意識的覺醒。高質量,是一個世界級品牌所應具備的基礎條件。對于一個好的餐廳而言,產品質量更是需要有保障。


    作為一家自助餐廳,馬世偉總結好倫哥需要解決的痛點有三個,產品好不好吃、環境舒不舒服、這頓飯值不值。


    比如新增加的“詢桌”服務,馬世偉說,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保證產品品質,但這在顧客看來就是服務提升的一種表現,在心理上就會認為享受好吃的同時還能享受好服務,那就叫值。


                  讓顧客參與空間設計


    所以從餐廳的設計布局上,好倫哥的改變就是打造了不同主題不同裝修風格的店面,不管是酒吧風格還是海洋風格,都是從放松的角度出發,想要打造一種釋放壓力的環境。


    有些變化甚至是顧客提出,他們隨時更改的。比如看到有紅酒架,馬上就有顧客提出該配紅酒杯。所以不管是酒吧霓虹燈元素、還是紅酒杯,甚至掛出來的畫、擺在架子上的書,這一切都是改變。


    “但這些一定要是顧客需要才行。決不能是企業‘自嗨’。”馬世偉說。


    變!顧客是核心,堅持固執會死


    在中國的連鎖餐飲業,能夠成為真正百年老店的品牌少之又少,走過十年已是不易。作為一個堅持18年的品牌,馬世偉總結好倫哥是在隨市場而變,隨顧客而變。


    “18年前和現在的消費群體都不是一代人,”馬世偉說,當好倫哥剛進入市場的時候,70后80后是消費主體,他們的特征是對品牌忠誠。但對于如今的90后,選擇面會更多,想要抓住這部分群體確實是需要“燒腦”的事。


                      
                                                                        如何抓住年青客群,是件“燒腦”的事情


    對于規模化的餐廳,有些標準必須統一,是為“不變”;但有些變化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比如隨顧客需求而變,迎合不同時代顧客的特點而變。


    “必勝客為什么要出概念店?也是不得不變啊。”馬世偉說,如果不迎合顧客,不會根據顧客的需求升級,固執堅持企業的不變,那這個企業恐怕也很難存在了。


    后記

     

    對于好倫哥來說,隨著年代的變化、顧客群的不同,風格再變也是難免。所以你很難給這樣一家18年的企業去下一個定義。而這次變化也只是一個起點而已。


    若想不被時代淘汰,就要不斷總結完善自己。


    對于企業來說,你可能永遠也做不出一家最好的店,因為最好的永遠是“下一家店”。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