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50多歲的喬贏,在上個世紀90年代辭去軍隊院校教職,下海投身餐飲業,創辦了轟動全國的紅高粱快餐,然而巔峰過后著便是過山車式的坍塌。
老喬是中國當代餐飲的活化石,他引領并見證了中國餐飲業標準化、連鎖化、資本化的進程,甚至以牢獄之災這樣的極端方式,在中國餐飲史上留下了令人唏噓的一頁。
老喬今年7月再次拿到風投,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餐飲創業。在參加內參的活動前,他專程去北京探訪考察了黃太吉和雕爺牛腩,并寫下了簡短的考察隨感。
今天發的第二篇是對雕爺的淺體驗。
我給雕爺牛腩打90分
第二天,我們又體驗了雕爺牛腩。
雕爺的店裝修很時尚,服務員個個臉上都蒙著黑色的面紗,穿著黑袍,與白色的墻壁形成強烈的反差,給人一種神秘感。而黑色的桌椅,方正顯得更加古樸。
在門口點餐后,排號。到號后,由于在聊天沒注意,店員打電話通知我們.
服務員并不是很多,但服務非常到位。入座后,一個倒飲品(四小杯),一個送小菜(四種小涼菜)。每人四個小茶碗兒,沒了就續。米分為三種,稻香米、糙米、糯米。三小團兒,可以無限添加。給人一種菜肴很豐富的感覺!
我同時又點了它的招牌面——牛腩面,人均消費¥120。我一邊吃,一邊體驗,一個餐廳達到這個水準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產品已經達到了尖叫的水準,客戶體驗也近乎達到極致。
我心里給雕爺牛腩店打了90分。
我理想中的O2O未來
通過考察和體驗,我的感受是,中國餐飲業的O2O剛起步,不管是從線上到線下,還是線下到線上,都是2.0版的初級階段,離真正的O2O模式還有很大差距,但產品和服務都有較大提升。
O2O模式3.0版是什么樣子?
第一、就餐方式數字化:餐廳無處不在,餐廳就在你的“兜里”,它永不打佯,更人性化、個性化。虛實結合,線上線下暢通互動,即使在線下餐廳也網絡化,比如點餐、結算也可網絡化,總之,只要手機在手就能心滿意足。
第二、“食品”數字化:數字化食品是個性化的,它提供給你的營養正是你所需要的,數字餐廳知道你需要哪種營養,而且對你來講是均衡的。他的哲學是:真正給你帶來健康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中的“數字”或“營養信息”,食物只是載體。也就是說,你愛吃什么就吃什么,食物、口味都不會影響你的健康,因為,食物中的“數字”不會因為口味的變化而變化,總之一句話:“讓你吃出健康,吃出個性。”
第三、服務數字化:給你提供的是你所需要的,這是個性化的服務。同時,服務數字化的內容還包括食品供應系統的智能化、社會化、準確性和及時性問題。它不僅確保你需要什么,供應什么,而且還能提前知道你的需要,還能建議你吃什么對你的健康有利,而不是讓你吃跟全世界消費者一樣,吃同一種“食物”。整個服務體系是由智能化的管理軟件來科學管理,既有個性化,又能高效率,能及時、準確的滿足客戶需要。
概括起來,數字餐飲時代有以下八化:第一、數字化;第二、產業化;第三、個性化;第四、綠色化;第五、養生化;第六、美味化;第七、時尚化;第八、簡易化。
站在業內人士的角度體驗了黃太吉、雕爺牛腩,那么,紅高粱的o2o是什么樣子?應該是什么樣子?
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答案!
回復 喬贏 看喬先生第一天考察黃太吉及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