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534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月半
小龍蝦風味來襲!
掀起吐司的“中國味覺”
夏日炎炎,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而今年,這款“夏日頂流”被賦予了不同的創新。
5月26號,爸爸糖手工吐司上新盱眙小龍蝦系列吐司,小龍蝦來自“龍蝦之都”江蘇盱眙,吐司有蒜香味和香辣味兩種。這個系列的新品,以柔軟的日式面團為基礎,利用中式炒制手法,將針對盱眙小龍蝦研發出的定制餡融進吐司之中。外層撒上芝士粉等,和紅彤彤的小龍蝦相得益彰,色彩上更吸睛。
造型方面,品牌一改傳統吐司的“大個頭”,首次采用小于常規吐司的mini尺寸。造型靈感來源于古代鑲嵌寶石的“食盒”,讓這款新品充滿了“古風元素”,同時,因為個頭比較小,既有零食的方便,又有視覺上的Q萌可愛,不少網友評價“小得剛剛好”。
此外,該產品還有一個吉祥的隱喻“小小的紅一下”,既符合小龍蝦的本色,同時,用中國人喜愛的色彩,傳遞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價值。
上線后,該產品很快在烘焙圈引爆。線下,自上市起,爸爸糖盱眙小龍蝦系列吐司銷售一路走高,僅上市1周便沖到門店日銷售前5榜單。線上,爸爸糖在抖音發起的“萬物皆可小龍蝦”話題也引發了全民關注,不到1天便獲得了超750萬曝光。
火爆背后,爸爸糖掀起了吐司“中國味覺”的一陣風潮。我們試圖透過表象,找尋“中國味”背后的流行變化。
從中式漢堡到中式咖啡,再到“吐司中國味”
“西食中做”背后有哪些考量?
最近,縱觀整個行業,“中式”成為勢頭猛烈的主元素。
前有賈國龍空氣饃更名為“賈國龍中國堡”,和西式漢堡“涇渭分明”,高舉中國大旗;后有茶飲界的“國風競爭”愈演愈烈:奈雪的茶推出“龍井系列”;中式咖啡也逐漸風靡,加入中式食材、融入24節氣……
一方面,各個品牌把握“地域性”以及“創新多元化”的思路,形成強烈的飲食文化吸引力。另一方面,對于吐司等“舶來品”,本土化的改良,更容易被中國胃接受。
在這個時候,深耕吐司品類的爸爸糖推出“尋味中華”項目,把目標聚焦到中華大地。
尋味中華遵循三個關鍵詞:一是“不時不食”,二是“中西合璧”,三是“文化溯源”。比如,3月艾草依依、5月龍蝦游弋、7月白桃水潤……不同的季節,品牌從中華大地汲取不同的靈感,將中華飲食文化揉進一方小小的吐司中。
一個深耕吐司8年的頭部品牌,為何會有“尋味中華”的新思考?在內參君看來,這既是烘焙行業激烈內卷、尋求創新下的順勢而為。同時也是截至2022年底,爸爸糖在全國167個城市開設手工吐司專門店達到450家后,對于市場的深研,以及產品上新的自信。
1、首先,是烘焙行業的創新需求。品類內卷、激烈競爭之下,誰能守正出奇,誰就能率先獲得市場的認可。爸爸糖率先發起烘焙業態的本土食材理念,實現中西大融合,也讓烘焙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爸爸糖的“西食中做”并非是第一次。早在去年,品牌就曾發布“好運蓮蓮”系列吐司,甄選“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湘潭湘蓮作為原材料,并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如果說“好運蓮蓮”系列吐司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讓品牌堅定了“尋味中華”的信念,那么今年的“艾草系列吐司”和“盱眙小龍蝦吐司”則更加邁向成熟,是進階和深耕。
2、其次,“中國味覺”牽動民族自豪感增強。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也更加堅定。比如百度指數顯示,對于“新中式”感興趣的人群中,20-29歲占比最大,達到43.12%,其次是30-39歲人群。而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正是餐飲美食的消費主力。很顯然,乘著“新中式”的東風,餐飲企業都在打破原有的固態發展,尋找經營新增長。
該品牌這個項目還有一句口號——尋東方好食材,做世界好吐司。很明顯,爸爸糖通過“尋味中華”項目,追本溯源中國的“寶藏食材“,將中國各地的特產做進吐司里,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創新與傳播。
3、最后,是基于助農興農的社會責任感。中華大地,食材物資豐富,但受到一些限制,不少地方風味并沒有“機會”對外展示,作為有溫度的品牌,爸爸糖希望通過該項目及全國布局的門店,讓“寶藏食材”走出產地走向全國,為助農興農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創始人坦言,“尋味中華”項目并非短期活動,而是爸爸糖未來的產品上新主節奏。品牌將探索和深挖中華大地上的豐富物產,發現傳統文化之美,并號召、聯合更多品牌一起加入。
如今,創始人帶領研發團隊一行,更是聚焦紅色革命老區,甄選特色品質農產,通過“尋味中華”之子項目——“紅心閃耀計劃”,打造產地聯名產品,助力老區經濟發展,傳承紅色精神和文化。
借內容營銷 與用戶情感溝通
讓“尋味中華”有內核、有溫度、有共鳴
市場有了,定位也準,怎么才能和更多目標消費者達成情感溝通,促成有效的營銷閉環?對此,爸爸糖給出了教科書式的答案。“爸爸糖”這三個字,起源于創始人想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溫暖的陪伴,讓他的童年像糖一樣甜。這個自帶溫度的品牌,在做起“尋味中華”的營銷時,依舊有自己獨特的調性和節奏。這在年初的艾草吐司營銷中,也可窺見一二。
今年春天,爸爸糖2023年第一季“尋味中國”發布了艾草系列吐司,“春天吃草,對身體好”這個預設想象空間、富有人情且通俗易懂的宣傳,在門店、粉絲、媒體的立體式傳播下,連小朋友也能來上兩句。
這款有歷史傳承、有國風底蘊的新品,作為尋味中華2023年第一季的產品,很快就出圈了。這離不開精準的策略定位:將歷史悠久的艾草作為春天的標志性產物,并將其融進吐司,讓消費者在感受文化自信,弘揚民族自豪感的同時,進一步對傳統飲食文化產生精神共鳴。
同時離不開品牌方采用“多點觸達”的營銷方式,線下塑造產品認知,線上溝通情感訴求,在視覺和心智兩個方面“全面霸屏”。通過“13579”的組合拳傳播,讓受眾感受到新品的魔力:
“1”指的是1輛開往春天的地鐵,爸爸糖“承包”了整列地鐵,將艾草地“平移”到地鐵中,讓潛在顧客有沉浸式體驗的機會;
“3”指的是3輛品牌高鐵冠名列車,帶著360°全景艾草吐司元素,奔跑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大地上,傳播傳統飲食文化;
“5”指的是5萬名抖音全民任務艾草舞參與者,結合自身風格以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共同推薦艾草吐司,累計播放量超7342.5萬,讓“春天吃草,對身體好”的主題根植大眾心中;同時1500位抖音團購達人掀起探店爸爸糖艾草吐司熱潮,帶動抖音自來水團購達人加入,以優質內容精準觸達用戶完成轉化,形成營銷閉環;
“7”指的是7次14場艾草吐司品鑒會、DIY等落地活動的舉辦,從無錫到青島,從銀川到海口,讓各地大眾零距離體驗艾草吐司的豐富內涵;
“9”指的是在北京、重慶、杭州、南京等9大城市,爸爸糖鎖定熱門商圈投放城市大屏。每塊大屏少則幾百平米,大到上千平米,效果震撼,整體青綠色的艾草圖文信息格外醒目,行人紛紛駐足觀看。
在艾草系列吐司多維營銷方式的成功打版下,本次盱眙小龍蝦吐司上市后,品牌方在線下10大城市地標戶外大屏進行點亮,包括北京西單、西安鐘樓、重慶解放碑、南京新街口等一線資源,以“鋪天蓋地”的方式讓人們眼前一亮。
同時在線上,通過抖音矩陣傳播和小紅書達人種草,讓大家迅速認識到這兩款“Q萌吐司”。爸爸糖發起的“萬物皆可小龍蝦”的話題,也讓這款夏日頂流頻繁出現在用戶心智中。
其實不僅如此,無論是艾草吐司還是小龍蝦吐司,“尋味中華”每一季推新后,爸爸糖都有自己的固定玩法。
在線下,爸爸糖會在門店推出和主題相關的文創周邊,從“科普小畫冊”到“限定貼紙”,讓顧客對這一具有中華特色的“味覺”更有記憶;同時,品牌會帶著新品和有趣的專屬活動,走進學校,走進商場……讓孩子及親子家庭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品牌方也借此和大家“玩在一起”。
在線上,爸爸糖會推出系列主題視頻和情景短劇,并通過社交媒體開啟主題分享話題、探店任務等,鼓勵顧客參與互動,促成情感共鳴,進而引導消費。
據悉,2023年“尋味中華”項目,爸爸糖斥資3000萬作為推廣費用,這既是對“新中式”風向的追逐,也是對項目本身的看好。對于爸爸糖品牌來說,“尋味中華”不僅僅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產品上新活動,更是中華文化和品牌調性之間的相互滲透。在傳播方面,摒棄“大喇叭式宣傳”,而是通過有內核、有溫度、有共鳴的內容營銷,與用戶情感溝通,并吸引大家自發傳播。
小結
2023一開年,烘焙賽道就經歷了不小的風波。一些曾經爆火的網紅品牌出現危機,這也悄然改變了行業的判斷標準——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越來越看重具備“長期主義”基因和能力的品牌。
在吐司賽道,爸爸糖已經深耕了8年時間,從直營到加盟,從網紅到長紅,從區域到全國布局,早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經營模型和產品創新架構。而尋味中華項目,則是在8年沉淀后的“厚積薄發”,以更宏大的視角、更豐富的內涵,投入到這個“更具品牌調性”的事業中。
由爸爸糖掀起的這波革新,也無疑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味道”的覺醒和潛力,我們有理由相信:烘焙中國味,或許是未來烘焙品類的研發新思路,烘焙這一品類的競爭方向和“內卷”走向,或將發生深層變化。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陳黎明
視覺、插圖|張勁影
編輯 |雪糕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