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虧損近2億后,順豐同城拋棄團餐業務?

    虧損近2億后,順豐同城拋棄團餐業務?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5-13
    2萬

    總第 3499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張鰻魚



    順豐同城“賠本”剝離團餐


    順豐與餐飲,結緣已久。


    2017年左右,順豐就在不斷嘗試各種入口,試圖謀求餐飲布局,先是推出同城即配產品,“籠絡”大批B端餐飲用戶,再是投資餐飲供應鏈企業餐北斗,而后又開始運營同城急送業務,進一步完善在餐飲版圖的延伸。


    2020年上旬,順豐同城官宣推出豐食團餐平臺,高調入局餐飲市場。去年8月,順豐集團宣布全面布局預制菜賽道, 為預制菜提供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


    從餐飲供應鏈,到外賣團餐,順豐的“餐飲野心”從未停止。不過,多元化野心背后,也有困境。


    5月5日,順豐同城發布公告稱,將與深圳豐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訂立買賣協議,擬出售旗下上海豐贊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及債權,總金額約為1.24億元。


    其中,豐贊科技的主營業務即為透過豐食業務系統(為企業客戶提供員工餐的線上團餐服務平臺)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以滿足服務于更多場景和終端客戶的設計和營運需求。



    公告中,順豐同城表示,此次出售豐食團餐主要有兩層原因:


    其一,戰略調整。由于目標業務(即豐食團餐)不構成公司主營及核心業務,從長期戰略發展角度,交易將使公司更為專注于加強同城即時配送服務領域的競爭優勢;


    其二,止損。目標業務(即豐食團餐)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因此,此次交易將有助于可用作營運資本的資金的增加、資本支出減少,進而預期有助于公司虧損減少及令財務表現有所改善。


    根據此前順豐同城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21-2022年間,豐食團餐業務始終虧損,分別達到1.45億元及4900萬元。


    上線三年,虧損近2億元,被外界稱為順豐正式入局餐飲行業的第一個產品“豐食團餐”,最終還是被拋棄了。



    被拋棄的豐食

    因增收上線,為止損剝離


    團餐業務,廣義來講是一種群體集中膳食管理的新餐飲模式,主要以團體形式的上門服務為主。在高校、企業、機關單位,甚至中小學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0年,國內疫情剛爆發,餐飲業遭受重創,但國內團餐產業的發展勢頭反而更加迅猛。


    這一年,物流行業巨頭順豐布局團餐的消息,也曾在業內外激起不小的反響。


    彼時,企業訂餐平臺“豐食”小程序剛上線,其平臺模式為,餐飲商家通過“豐食”平臺獲得團餐訂單,再由順豐同城直接進行配送,同時解決訂單與配送問題。



    在當時的企業商家宣傳頁面上,豐食著重強調可以做到外賣“準時、直達、0等待”,并且實行“免費入駐+低傭金”的新商戶入駐模式,還財大氣粗的拿出了“500萬元獎金”為平臺進行推廣。


    這樣大刀闊斧的高調入場,也讓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此舉是順豐為擴大業務線,進一步增收,利用自身在配送、渠道、線上運營等方面的優勢,想要搶奪餐飲流量入口。


    當然,順豐也的確做到了。先后一番操作下,借助順豐在物流、線上運營以及客戶資源等層面的優勢,豐食一上線就吸引各方關注,快速打通各渠道,入駐的餐飲商家多為大型餐飲連鎖品牌,其中不乏德克士、必勝客、吉野家、和合谷等百余家知名餐企。


    與此同時,“豐食”帶起的波浪,也點亮了順豐同城的財報數據。2021年,順豐同城涵括團餐業務在內的總收入漲幅超過875%,營收達到1405萬元,2022年更是一舉突破百億營收。


    豐食團餐的線下餐廳


    但事實上,豐食的日子并沒有看上去風光。


    2020年5月,豐食小程序上線次月,美團成立團餐孵化中心,將團餐項目獨立為單個業務部門,歸屬于外賣事業部。同樣服務中小數量員工,美團的團餐部門與豐食業務范疇類似。


    在美團之外,同一年對團餐市場虎視眈眈的,還有思念食品等多個知名企業。以及更不用提的,團餐市場還有著盤踞多年的千喜鶴、麥金地、荷特寶等一眾老玩家。


    自身餐飲商家供給并不算充足的豐食,在前有狼,后有虎的環境中,業績營收持續在虧損,營業成本不斷擴大。兩年近2億元的虧損背后,“增收救急藥”的巨大營業成本慢慢顯現。最終,豐食團餐,因增收上線,為止損拋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披露的買方,深圳豐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其第一大股東為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明德控股實控人叫王衛,持股99.9%即順豐創始人。


    內參君認為,順豐同城此次出售團餐公司,實際上是王衛的左手倒右手,將豐食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可以讓順豐同城的業務更為聚焦,同時有更好的財務表現。


    至于豐食業務是否還會持續,還是未知數。


    然而,大佬的舉動時刻牽扯行業風向。在順豐同城出售豐食團餐消息公布后,諸多聲音響起:團餐市場,難道不香了?



    團餐還香

    但不一定“好吃”


    事實上,團餐市場目前仍是一塊香餑餑。


    去年末,團餐領域頭部品牌麥金地宣布完成2億元融資,國內最大的團餐品牌千喜鶴也計劃融資2億元人民幣。2022年1-5月,團餐行業共發生43起投融資事件,總金額達到77億元,可見市場火熱。


    從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起,中國團餐市場規模持續穩步增長,市場規模由0.90萬億元增至1.98萬億元,且仍呈現上升趨勢。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團餐專業委員會與宸睿資本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團餐發展報告》數據預測,團餐行業將會保持10%的增長率,預計2023年達到約2萬億元市場規模,2026年將達到3.6萬億左右。


    艾媒咨詢近日發布的團餐行業報告中也顯示,2022年,團餐市場占餐飲總市場的比重達45.1%,且有望進一步擴大。


    不過,豐食被拋售背后,也暗涵著團餐市場一直以來的困境:行業發展迅速,未來空間上限巨大,但制約因素明顯,業內發展滯后,難以持續拓展。


    這樣的情況,能否被接連不斷下場的國家隊,以及跨界而來的異業大佬所打破,目前尚不可知,但此前,餐飲供應鏈專家老徐曾表示,未來三年,可能將是團餐行業發生劇烈化學反應的三年。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團餐市場還香,但不一定“好吃”。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張鐸

    視覺、插圖|代丹

    編輯 |陳黎明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nctougao@watcn.cn

    76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