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館“內卷”下
創新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研究用戶
1、“百店百樣,探索不同餐酒搭配”
成都并非江小白酒館的首家門店。
直至2021年,江小白已在重慶陸續開了5家酒館,其中餐酒國潮類別2家、街邊社區店類別3家。每家店的定位和側重略有不同。
說到“百店百樣”,蒲俊岐坦言這是江小白的多變策略,每個店型下,會探索不同的餐酒搭配。“比如民生酒館,空間設計很像老重慶茶樓,對標的是中年飲酒場景,可以一兩一兩地散賣白酒;熟人酒館就是朋友聚會的小場景,對標年輕人的聚會,以低度的預調酒為主;而成都這間酒館,因為融入了更多元素,會注重創造產品,比如‘今樂利口酒’,未來也會創新風味和IP,比如和藝人合作的聯名酒等等。”
2、“是餐飲,但不做傳統餐飲”
開了六家酒館,江小白要進入餐飲行業嗎?采訪中蒲俊岐笑稱,江小白酒館無意去搶占餐飲賽道。酒館的定位,并不是江小白的分支業務、或者是轉型路徑,而是“離用戶最近的實驗室”。
傳統的酒業邏輯是:酒廠-品牌-經銷商-用戶,而層層遞減之下,品牌和用戶之間的關聯也會遞減。“相比傳統邏輯,我們希望能有一個空間,直接和顧客溝通。”蒲俊岐介紹說。
換言之,對于江小白酒館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建立新的盈利模式,而是與用戶的交流與溝通。
正因為這樣的定位,讓江小白酒館更具開放心態,DEMO的意義在于保持想象,聯合萬物。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空間形態、互動體驗,江小白酒館由無限個1+X拼湊,無論是什么樣的業態類型,只要品牌內核一致,都可以碰撞出無限可能。
3、“當下最流行”
牢牢抓住年輕群體的真實需求,關注最主流的最市場的動態。當下,傳統的音樂酒館已經相當“內卷”,伴隨著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爆紅,LiveHouse的文化被年輕人熟識和喜愛。
在這種市場需求下,專注做“酒”的江小白,和專注做“音樂”的太合一拍即合,在各自不同的維度中理解用戶和場景。將川菜+獨家原創酒+LiveHouse的形式結合在一個空間里,是當下主流的“Z世代”最真實的娛樂需求。
成都小酒館開業當天,曾獲網易云音樂石頭計劃“最具潛力新人獎”的內地獨立流行樂團Fine樂團、2020年登上《樂隊的夏天》舞臺的白皮書樂隊,紛紛亮相現場。一時間場面沸騰,臺上臺下氛圍拉滿。
據悉,因為有共同目標,江小白和太合音樂,僅用了1小時便達成合作。“確實高效,因為我們的目標群體高度重疊。”蒲俊岐說。“讓喝酒的傳統商務屬性降低,自我玩樂需求增加。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實現真實社交和自我表達,用戶可以尋求個體認同感。”
4、“玩在一起,用戶共創”
用戶共創時代正在來臨。
以往被動填鴨式的廣告,已經無法真正滿足當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只有真正洞察消費者特性,與消費者玩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把握Z世代消費者的內心。
在這一點上,江小白探索了十年。
“江小白定位的是細分人群的賽道。我們選擇有主張、有分享能力、有傳播能力的顧客。而這些顧客的核心點在于:看重情感價值,更愿意為了他們喜歡的東西買單,而不是先考慮成本、性價比。”蒲俊岐介紹說。他對標了泡泡瑪特——這個品牌將很多IP做成盲盒,產品的情感價值大于成本價值。
在他看來,Z世代的用戶,不用刻意去尋找,只需要“成為他們的一員”,和他們站在一起,且共同去創造品牌。
“江小白酒館設計了很多細節,和用戶‘玩在一起’。比如一進門那個‘潮流藝術空間’,霓虹燈寫著‘今夜喝酒不應酬’的標語,道出多少年輕人的心聲;進門有一個酒水自選區域,給顧客無壓力的自由感受。”蒲俊岐說。
布局全產業鏈
實現“從酒莊到用戶”的模式轉變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