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賣起了燴面和烤串
是野心還是無奈?
今天,重新裝修好的蜜雪冰城旗艦店開業了。它變了。
比工業風的裝修設計更令人震撼的是,蜜雪冰城的新品。說明一下,這里的“新品”不只是新的單品,還有新的品類。
蜜雪把今夏爆品“椰子”做成了“椰乳燴面”。在用勺“喝”奶茶后,用筷子“喝”的奶茶出現了。這杯燴面里加了芒果味的冰激凌球,滿滿的芒果味和椰奶味。
在同一個容器里挖冰激凌和挑燴面,這感覺“有點怪又有點甜”。同樣和河南當地特色飲食結合的,還有烙饃冰激凌。
圖片來源:小紅書
此外,這個旗艦店還推出多個新品類,炸串、DIY蛋糕、咖啡、烘焙、超多種的冰激凌,以及“雪王”的系列周邊。
炸串延續了蜜雪冰城一貫的實惠定價,年糕、玉米、面筋、豆干都是5元10串,即便是魷魚須、牛肉、雞肉、五花肉這樣的肉串,也只賣9元10串。
店內各類新品
蜜雪冰城的店員告訴內參君,這些新品都是今天剛上市的。而在未來,它們可能不會復制到全國、或者是鄭州的其他門店,“因為它對門店面積還是有比較高的要求”。
蜜雪怎么一下子做了這么多東西?
業內人士分析,最簡單的原因——提升客單價。點的多了,花的錢就多了,利潤自然就上漲。同時,這也可能是蜜雪在試水新品,如果新品中有茶飲結合的“銷量優秀搭檔”,以后就可能加到其他店里。
賣小吃的茶飲,不只有蜜雪冰城。
8月份,廣州順德的一家酒樓里,書亦燒仙草做聯名活動,把燒仙草加入順德美食。霸氣仙草面、仙草戲錦鯉、脆皮仙草糕,燒仙草與粵式面食、糕點、腸粉碰撞組合。這次活動迎來千余人的圍觀打卡。書亦負責人表示:這只是首發,后續會將燒仙草和中國各地的傳統美食融合創新。
種種打法讓人疑問:這屆茶飲,咋都整整齊齊搞起了副業?
擠破腦子想出路!
這屆茶飲品牌到底有多卷?
不得不說,茶飲真的是餐飲第一卷。入局者眾多,競爭慘烈,各品牌用盡心思打破內卷。
1)開店速度一家比一家快。
位于高價區間的茶飲的喜茶,2019年,新開了220家門店,2020年即使受疫情影響,喜茶也用138%的增速開出了304家門店。到目前,喜茶已經擁有800多家門店。
中等價位的茶飲品牌更是開店開到飛起。古茗、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的門店數量均突破5000大關。
古茗官網數據顯示,2020年4月門店超過3000家,到2021年1月,門店超過4300家。也就是說,古茗9個月新增了約1300家門店。
2020年12月,茶百道宣布,門店突破3000家,如今門店突破5000家,約9個月,茶百道開出約2000家店。
書亦燒仙草2019年末的3000多家門店在一年后變成了5000多家,也相當于一年開出近兩千家門店的速度。
截至8月15日,主攻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全國門店接近18000家。
瘋狂開店的茶飲 | 數據來自:窄門
2)除了產品創新,各品牌還流行開起了開旗艦店。
9月19日,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在深圳南頭古城開業。三層獨棟大House,從里到外充滿設計感,厚重的質感和鏤空的輕盈,給人震撼的視覺沖擊。3條產品線分別位于3個樓層:一樓手炒冰、二樓手造茶、三樓手沖茗茶。
茶顏悅色和果呀呀的聯名店,也在開學季開業了。和走高級感的喜茶不同,這家店充滿了茶顏、果呀呀俏皮話癆的風格。整體做成仿古的中式建筑風格,墻內做得和園林一般。這家店一半是茶顏咫尺山林的概念店,一半是茶顏和果呀呀的聯名店。不僅可以提供兩家門店的飲品、文創,更有冰激凌和游園會。
圖片來源:網絡;小紅書
走“量”的茶飲精心開不能復制的旗艦店,為什么?
茶飲市場固化,為了擴大市場,品牌延申觸角。
市場有限,開出將近180000家門店的蜜雪冰城一定會遇到飽和,為了擴張,它需要占領更高的品牌高地,將“手”伸向上游。而從喜茶開出面向二三線城市的子品牌“喜小茶”可以看出,上游品牌也在將手伸向下沉市場。
賽道內卷,品牌通過做“加法”給自己賦能。從最早的色素沖劑奶茶到開旗艦店賣“文化”賣“概念”,在這個成本不高、差異化小的賽道里,除了將價值加在“水”里,也將它要加在“品牌”里。旗艦店,給品牌提供更多元的展示平臺,喜茶這樣獨具特色的旗艦店,很好地將自己從品類里“區分”出來。
3)各種聯名不斷
茶飲不僅是“餐飲卷王”,還是“餐飲聯名王”。
限定聯名是供應一月幾度的新品的能量源泉。媒體統計,喜茶四年半時間,聯名了74個品牌。這個月還沒有過完,樂樂茶已經和六神、洽洽、稻香村、keep四個品牌聯名了。
強強組合的聯名讓品牌“名利雙收”,內參君剛剛寫過的桂源鋪,一次聯名狂增了超過350萬的營業額。
4)開始搞投資
除了短線的聯名,茶飲品牌還開始做長線的投資。
9月13號,蜜雪冰城成立雪王投資公司,由蜜雪冰城全資控股。而它已經是第三個做投資的茶飲品牌了。在這之前,喜茶投資了咖啡賽道的Seesaw,茶顏悅色投資了同在長沙的果茶品牌果呀呀。
品牌都在用投資補充自己的“短板”。競爭對手奈雪上市后,喜茶用Seesaw填補自己在咖啡品類的短板。同樣,缺少果茶版塊的茶顏悅色,選擇只做果茶的果呀呀,補全了自己的茶飲品類。
遠離內卷
茶飲的兩條“出逃”路
《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新茶飲門店已達37.8萬家,連鎖化率達36%。相關機構預計,2023年新茶飲門店數可達到50萬家。
“十店九虧”絕非是慫人聽聞。媒體報道,網紅茶飲店的生命,大約只有18個月。
茶飲市場競爭白熱化,但最殘酷的賽段還沒有來。淘汰不斷加速,留給茶飲突圍的時間不多了。
困在加速內卷里的茶飲,想出了兩條路。
一條路是“橫向發展”,擴張品類。賣更多東西,賺更多錢。奈雪做咖啡,蜜雪賣炸串都在走這條路。用完你的奶茶額度,再賺你打算買咖啡和炸串的錢。
奈雪pro店賣咖啡
前文說過,這是一個差異化不明顯的賽道。從今天秋天各家新上的一堆“桂”茶可以發現,做茶飲的創意空間很有限。為了做不同,茶飲開始玩成分獵奇:加茅臺、加青花椒、加小籠包、加煎餅果子……但最好的加法,也許同是成熟飲料的——咖啡。
茶咖必有一戰,不是噱頭。兩大飲料原料經過工業化后,便于量產、保存、制作。兩賽道研發為“出新”焦頭爛額,把目光投向了對方。
奶茶品牌做咖啡,咖啡品牌做奶茶,很常見。同時飲品賽道的玩家,兩方似乎很快就掌握了對方的玩法。這樣有些尷尬,好像誰都沒有做出“護城河”。最近內參君發現,在CoCo喝一杯咖啡和在瑞幸點一杯耶加雪菲,價格差不了多少,至于味道,打工人也沒喝出啥區別。
新茶飲的競爭對手,已經“流動”成所有的飲料。常年沉寂的原葉茶市場,在近期也有了萌動。新茶飲的未來,無疑是一場大戰。
另一條路是“縱向發展”,擴張供應鏈。去掉中間商,自己賺差價。比如蜜雪冰城,就在馬不停蹄地開公司,因14天新開兩公司的“努力”上了新聞。內參君發現,目前蜜雪冰城主要對外布局了22家企業,且大多數為100%持股。這些企業涉及農業、貿易、供應鏈、餐飲服務、食品銷售等諸多行業。而這些行業,都是一杯奶茶的部分。
蜜雪冰城發力供應鏈 | 圖片來源:企查查
茶飲布局上游產業,帶來的直接收益就是保證原材料的供應,有效把控原材料的質量與數量。茶飲固定的支出十分相似,差異化幾乎都集聚在新品上。但每個季節各家的新品,幾乎都是圍繞那幾種原料展開的。于是,品牌紛紛布局供應鏈,穩固“大后方”。
布局供應鏈的另一顯著優勢,體現在價格上。品牌加持生產、運輸等環節,可以為其成本帶來極大的優勢。而這部分省出的費用,就可為品牌蓄力,沖擊下一個突破口。
輪值主編|戴麗芬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換裝”只是引流的一種創新手段,而真正能夠帶來復購的,還是餐廳菜品。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掃碼關注“餐企老板內參”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