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資本豪賭、賽道瘋長、狂放加盟!火鍋食材超市會不會重蹈瑞幸覆轍?

    資本豪賭、賽道瘋長、狂放加盟!火鍋食材超市會不會重蹈瑞幸覆轍?
    孫雨
    品類洞察
    2021-02-01
    2.3萬


    在2020年的疫情催化下,餐飲零售需求快速增長,率先發力的便是火鍋賽道。


    一年時間,新注冊的火鍋食材超市就有3000多家。


    看品牌,“沒有造血能力。”


    看加盟商,“選錯品牌就成炮灰。”


    看供應鏈,“自建幾乎是不可能的。”


    質疑聲眾多的火鍋食材超市賽道,還能跑多遠?



    總第 2612 
    餐飲老板內參 孫雨 | 文

     

    “火鍋超市”2020年注冊量同比增加171%
     
    “您怎么看待火鍋食材這個業態?”

    “你是指鍋圈食匯這類的嗎?”
     
    在內參君的調查中,消費者還未對火鍋食材超市有太深認知,提到最多的便是鍋圈食匯這類的品牌。

    2020年,火鍋食材進入爆發階段,鍋圈食匯是頗具代表性的品牌。
     
    連續4輪融資和近10億的融資金額驅動下,鍋圈食匯跑馬圈地,在全國加速布局超5000家門店,名氣瞬間走高。
     
    整個行業也同樣保持著高昂的發展態勢。
     
    從數據來看,2015年就有幾百家的火鍋超市相關企業,并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則出現爆發式增長,新增3000多家火鍋超市相關企業注冊,同比增加171%,且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區。
     
     
    截至2020年底,吉林、遼寧、河南、山東與河北,分別以929家、832家、812家、555家和312家相關企業數量居于全國前五位。鍋圈食匯就來自河南鄭州。
     
    早在2014年,河南曾出現一個“鍋便利”火鍋食材品牌,這個模式并不算新,倒像是新瓶裝舊酒。
     
     
    鍋圈食匯外,還有九品鍋、川鼎匯、懶熊火鍋、火鍋物語等品牌,成立時間都在2018年-2019年,門店均是百家以上。之所以選擇這個賽道,火鍋物語創始人雷亞軍告訴內參君:“火鍋品類萬億級市場,標準化程度高,除了傳統火鍋店模式,餐飲零售化也是一個趨勢。”
     
    熙熙攘攘的賽道上,還有海底撈、蜀大俠這些頭部火鍋品牌。
     

    除了連鎖品牌,還有很多個體經營者在遍地開花。比如河南800多家火鍋食材超市,其中個體經營者占比高達99%。
     
    此外,三全、國美、蒙牛等零售品牌和平臺,在2020年也跨界布局火鍋食材超市賽道。這些品牌具備產能基礎和平臺優勢,在新賽道中占有一席之地。
     
     
    生鮮零售平臺也不甘落后。盒馬專門注冊了“盒馬火鍋”,在2019年開始上線火鍋品類,主打30分鐘“外賣到家”業務,還搭建了火鍋食材標準化供應鏈體系。
     
    但盒馬火鍋更像是打造了一個應季的火鍋消費場景,就像火鍋節、燒烤節和年貨節。
     

    品類發展的必然趨勢 ,還是資本硬捧?
     
    爆發原因1:品類發展極深+疫情催化
     
    “火鍋食材超市是餐飲行業的一個細分市場,當一個母品類到了一定體量和規模的時候,是允許出現細分品類的。不能說它是每個人的剛需,但市場還是有的。”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

    中國很多家庭一直有在家吃火鍋的習慣,過去人們會去超市、農貿市場采購火鍋食材。火鍋食材超市,是菜市場、商超的升級版。門店看起來更專業,產品多而全,質量也更有保障。

    尤其是疫情以來,帶起了一波餐飲零售小爆發,火鍋食材超市更是借勢而起。
     
    爆發原因2:資本助跑
     
    火鍋食材超市能夠瞬間爆發,其實更多原因是資本助跑。
     
    一年時間,鍋圈食匯這一品牌就拿了4輪融資。似乎這條賽道是諸多資本方認可的和值得投資的,但仔細看,也只有鍋圈造勢猛烈,所以也有人說鍋圈食匯是資本捧出來的“寵物”。

    大量玩家和資本的入局,讓這個業態看起來門檻更低、非常容易開店。但要想走得長遠,依然挑戰重重。商超供應鏈林夕瑜表示:“火鍋食材超市看上去更像是被資本捧出來的,品牌沒有造血能力,一旦斷奶(資本不再投錢),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現實遇冷,高頻與客戶忠誠度是難題!
     
    這個市場,真的如預想中那般來勢洶洶嗎?
     
    帶著這份好奇,內參君前不久探店了一家鍋圈食匯門店。店門口有點冷清,只有兩三個售貨員,代言人岳云鵬的照片尤為顯眼。店內有特色鍋底、火鍋蘸料、各類涮肉丸滑、主食小吃,火鍋燒烤鍋具、中式燒烤、日韓燒烤等食材,產品種類相當齊全。
     
     
    隨后,內參君加入門店的線上福利群,當時只有50人。截止到1月31日的57天里,群內人數增加到了192人。平均算下來,每天進群人數在2~3人(忽略退群人數)。
     
    雖然客服會定時每天上午和晚上發消息,“安利”大家在鍋圈商城或者外賣平臺上下單,但群內幾乎沒有互動。除非有紅包轟炸,或者優惠活動,否則群友們幾乎不會出現。
     
    內參君訪問了幾位店內消費者,他們都只是很隨機地來購物,“剛好路過瞧著有活動”,“新店應該有開業活動”,“門口有小岳岳的照片以為是他開的”。
     
    盡管有市場空間,對于火鍋食材超市,消費者仍未形成品牌忠誠度,還需要市場持續教育。
     
    更為艱難的是,火鍋食材超市的競爭者并不少。其選址基本上都在社區周邊,而社區經濟中,消費者還能從社區生鮮店、線上生鮮平臺、社區團購等渠道購買火鍋食材。近些年,這些平臺爭相競逐,已經日漸成熟。
     
    火鍋、燒烤食材是相對比較低頻的品類,因此,火鍋食材超市要形成用戶粘性是一個大難題。零售學堂創始人劉耕認為:“火鍋食材超市就像生存在社區生鮮店和社區團購的夾縫里。社區生鮮店有實際的消費場景,社區團購平臺有巨大的流量,相比之下,火鍋食材店優勢不明顯。”
     
     
    想加盟撈金?品牌力很重要!
     
    即便挑戰重重,各大品牌還是前仆后繼涌入,這個賽道仍是存在機遇。
     
    前文講到,海底撈開火鍋食材超市本身就有優勢,但海底撈并沒有在全國市場迅速布局。在劉耕看來,“火鍋食材超市并不是海底撈的重點發力,它快速布局100家門店是不可能的。”
     
    海底撈是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去做創新和嘗試新業態新模式,開火鍋食材超市或許只是在試水。業內人士李維(化名)認為:“對海底撈來說,試水成功再去開店并不晚,一旦試水失敗,可以快速收場,不至于把自己搞得很狼狽。
      
     
    但對于真正想做這門生意的品牌和加盟商來說,投進去的是真金白銀,失敗意味著將血本無歸。
     
    每個新的業態會經歷從導入期到成長期,再到成熟期和衰退期。目前火鍋食材業態正在瘋狂成長,更多加盟商看到紅利想進來賺一筆,林夕瑜認為,現在更像‘割韭菜’,割完一茬還會有新一批加盟商進來。
     
    “現在是考驗加盟商如何選擇品牌商,跟對了品牌,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好,選錯了品牌,或將在趨勢之下成為炮灰。”煙火客創始人鐘輝說道。
     
    品牌在加盟商管理上,也需要形成更完善的體系。現在大多數加盟店都是店長授權,就是說一個店長會同時經營好幾家門店。有時候店長為了增加收益,降低進貨成本,快速回本,避免不了找進貨價更便宜的開發商,這對品牌形象的破壞力并不小。
     

    想跑得更遠?深耕供應鏈很重要!
     
    每一個新賽道的爆發過程,都會伴隨著泡沫的破碎。更重要的,撥開云霧,尋找長跑的根源。
     
    “從整個業態和快消品的屬性來看,火鍋食材超市是有可行性的,但各個玩家突圍的關鍵條件是要看品牌化、規模化和資本化等能力。”朱丹蓬說道。
     
    千味央廚副總經理徐振江也認為,“資本方選擇的一定是有發展前景和穩定趨勢的賽道,火鍋食材超市也不例外。”至于更長遠的目的,“資本方會慢慢從前端營銷向后方滲透,就是深耕供應鏈。”
     
    也就是說,誰的供應鏈能力強,誰跑出來的可能性就大,資本方也更愿意扶持。
     
    自建工廠耗能非常高,目前鍋圈食匯融資了10個億,已經是賽道里融資金額拔得頭籌者。鐘輝坦言,“10個億或許只夠一個綜合性工廠的投資,一個普通工廠也需要投入至少1個億。一般來說,品牌自建工廠是不可能做到的。”
     
    據內參君了解,目前鍋圈食匯正在發力供應鏈,與三全、太太樂、安井、雙匯集團等500+工廠合作,建立全國10大倉庫和4大研發中心。與供應鏈企業深度合作,或許是火鍋食材超市更好的選擇。
     
    熱鬧非凡的火鍋食材超市賽道僅僅開了個頭,是靠這一波熱度,積累資本,深化供應鏈,還是短暫試水,撈一波快錢,都各有選擇。但我們仍需以時間來看,大浪退去見真章。



    統籌|臧政齊    輪值主編|戴麗芬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往期精選

    往期精選


    商務合作: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1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