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溫江的美食多不勝數。每到下午6點,溫江臨江路熱鬧非凡,“好吃嘴”們就在這里排隊等位。
在這條街上,有一家15年歷史的品牌串串香——屋頭串串香。來過這里的人都會看見門口招牌上寫著“大學生本土創業品牌”,然而鮮有人知道屋頭串串香創始人背后的故事。
從“擺攤賣串”到全國連鎖餐飲店
屋頭串串香的創始人唐肖,是一名85后創業者,四川邛崍人。
唐肖的“生意頭腦”很早就顯露出來。因為家境貧寒,讀大學期間為了給自己掙學費,唐肖做過10多種“小生意”,擺過地攤、賣過校園卡、做過校園代理……也是這個時候,他開始接觸到餐飲行業,推著“小推車”賣麻辣燙——這也成為他日后創立屋頭串串連鎖店的雛型。
上大學之前,唐肖是個“叛逆少年”,他自稱小時候是個“孩子王”,喜歡帶著一堆小兄弟一起玩,而進入餐飲行業之初也是這樣。
首次進軍餐飲業,唐肖召集5個朋友,開了一家冷鍋魚。“當時,我挨家挨戶給朋友家里人打招呼,說服他們的父母放心把孩子交給我,跟著我一起創業。”唐肖清楚地記得,當時5家人共湊了4萬8,這也成為這次創業的啟動資金。
2008年左右,不少全國知名餐飲連鎖品牌開始走向全國。與此同時,四川郫縣(今郫都區)的一條小巷里,也有一家冷鍋魚店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店老板正是唐肖。
嘗到賺錢的喜悅后,唐肖也越來越不滿足。當時的店鋪位于一排排居民樓中間,“我覺得就像井底之蛙一樣,始終覺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當時,唐肖心中有個念頭開始生根發芽,他想擁有一家自己的全國連鎖餐飲品牌,屋頭串串香就是那時誕生的。
自創串串香品牌 把四川味道賣到全國
溫江,也是唐肖的筑夢之地,屋頭串串的第一家直營店也坐落在這里。2009年,屋頭串串第一家直營店創立。
創業并不如唐肖想象中那樣輕松,“如果有人說,每位創業者背后一定有段心酸史,他說的一定是實話。”唐肖感慨到。
串串店創辦之初,街面上已經有好幾家成熟的串串香品牌店,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唐肖先是買了著一輛“6手”面包車,每天都四處跑,學技術。隨后,又盤下一間店鋪,但沒錢請服務員,唐肖和另一個合伙人,也是現在屋頭串串的聯合創始人,每天自己動手。“早上5點起床買菜、切菜、串菜,打掃衛生,一直忙到下午4點鐘,晚上5點過準備營業,一天只能睡3、4個小時。”
即便如此,店鋪生意也不見起色,“最差的時候,一天只有一桌客人,賣了20多塊錢”。唐肖和合伙人心灰意冷,一度貼出了“店鋪轉讓”告示。
但當時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他的創業軌跡。“當時一個常常光顧的老顧客,看見我要轉讓店鋪,就問我,他為什么來這兒消費?記不記得他平時來主要點什么菜?我一問三不知,懵了。”
這件事情給了唐肖不小的觸動,他發現以“客戶為中心”并不是一句口號,唐肖買了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王阿姨喜歡蒜,李大哥不要香菜,張阿姨的寵物狗是什么品種……在服務上做到極致。
慢慢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有“奮斗”基因 未來想做“百年老店”
2010年起,陸續有外省的店鋪找到唐肖,希望加盟屋頭串串。到目前,屋頭串串已經發展成為具有五百多家加盟店的工業化生產、企業化運作的餐飲連鎖企業。
“屋頭”,在四川話里就是“家”的意思,對于唐肖來說,不僅是讓到店的食客有“家”的感覺,也讓加盟商有家的感覺。在屋頭串串位于溫江的辦公室里,墻上掛滿了員工團建和加盟商的照片。
唐肖說,公司的目標是讓每一家單店盈利,并復制出“批量賺錢”的店鋪。在盈利的同時,公司還設立了“屋頭大學”,從內部孵化人才。他也鼓勵內部員工走出去,“裂變”出更多項目,目前屋頭已經孵化了好幾個優秀的創業者。
“屋頭是有奮斗基因的”,在唐肖看來,從十多年前揣著四萬多塊錢開始創業走到現在,創業的路上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是一條不進則退、充滿崎嶇的雄關漫道。但他也總結說:“走彎路,也是走直路的必經之路。”
實際上,唐肖想要的并不單單只開好一家串串店,而是做一家“百年老店”。唐肖說,屋頭餐飲經過了10多年的沉淀,已經在人才、資金、業務模式上有了一定原始積累,是時候站出來,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做一個有情懷、有溫度、有擔當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