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把豬賣出天價,餐飲人都應該學學丁磊講故事的能力

    把豬賣出天價,餐飲人都應該學學丁磊講故事的能力
    餐飲老板內參
    餐飲方法論
    2016-11-30
    3萬


    睡公寓、吃自助、聽音樂、用馬桶,一頭賣出16萬。
     
    沒錯,說的就是網易丁磊養了7年的豬。
     
    11月25~27日,網易考拉上,味央黑豬每每拍出新高價,首只以近11萬元的價格成交,第二天成交價即攀升至16萬元。
     
    “二師兄的肉”賣出“師傅的價”,內參君就來盤點下,互聯網大佬丁磊如何將豬趕上風口的。


    七年籌備


    2008年4月,丁磊到重慶一家火鍋店吃飯,對服務員端上來的豬血質量提出質疑,并堅持讓店家換掉,并與同行人士大談食品安全話題,由此,他萌生了進軍農業、自辦養豬場的想法。


    2009年兩會期間,丁磊養豬的消息披露出來。之后就有條不紊地推進:組建養豬團隊、滿世界去考察養豬企業、大費周章地選擇場地、請知名設計團隊設計豬舍等等。
     
    但轉眼幾年過去了,仍不見豬出籠的人們開始對丁磊養豬提出了質疑。這種質疑在2013年“養豬三人組”中的毛山、周炯先后離職時,達到了高峰。
     
    2014年,豬肉開始“內測”,搬上了網易內部的餐桌,此后也給網易的一些合作伙伴進行品嘗。



    2015及2016年,烏鎮兩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丁磊用“丁家豬”宴請一干互聯網大佬。
     
    2016年12月,預計味央黑豬將正式上市。


    都是豬,有啥不一樣
     
    就口味而言,味央黑豬肉得到一眾互聯網大佬的肯定。
     
    聯想楊元慶在烏鎮采訪中表示:“我可以證明,丁磊的豬肉確實好吃。”古永鏘評價“丁磊的豬肉確實不錯”,自家兒子特別喜歡吃。
     
    《舌尖上中國》總導演陳曉卿、美食顧問沈宏非等,都對丁家豬肉的評價很高。他們說:“丁家豬肉的膠質感非常強”。
     
    其實口味不是味央黑豬肉的特色,安全健康才是。


    會蹲馬桶、睡公寓、不吃藥不打針,300天慢養,獨家飼料,“在網易當一頭豬,可能比熊貓還開心。”丁磊還計劃把養豬的過程在網上進行直播。
     
    除此之外,排泄物收集與環保處理(據說處理后水質可超過飲用水標準)、豬舍紫外線殺菌等現代農業技術,都成了賣點。
     
    當下,味央黑豬刷屏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價格高。但據網易內部透露,味央黑豬上市后的價格根據身體部位不同大約在30~40元一斤,比農貿市場上的豬肉貴,比精品超市里的白豬肉要便宜些。
     
    來和目前養豬界中的“華為”溫氏比較一下。



    根據峰瑞資本的調查,國內去年豬肉銷量大概7億頭豬,500 頭以上規模的養豬場大約占 40%。
     
    單就網易味央2萬頭的產量,以規模化農業的眼光來看不算多,拍賣出16萬一頭的高價也是營銷大于實質。


    讓豬再飛一會
     
    就像煎餅中出了個黃太吉,肉夾饃出了個西少爺,現在人們提到豬肉,也會想到丁磊的味央黑豬肉。在打造品牌上,丁磊運用了與絕大多數食品企業迥異的“互聯網思維”。
     
    首先是談情懷。從丁磊開始醞釀養豬起,外界就一直關注他的聲音。就像所有的品牌大佬一樣,丁磊講述的也是情懷。他要生產安全可口的豬肉,還要探索一套“第三代養豬模式”并免費公開上網,以帶來一場“豬肉革命”。
     
    其次是有套路。在摸索養豬的過程中,其團隊不遺余力宣講獨特的理念和細節,第三代養豬模式的說法就出自這個階段。盡管爭議仍大,但至少讓公眾看到了他的堅持。當以毛山為首的網易農業第一代骨干辭職時,行業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輿論認為只會唱高調的網易豬場從此夭折。一波三折的故事,讓公眾大飽眼福。



     
    最后,是精心策劃。賣肉與養豬從來都不是一個行當,一個要求營銷為王,一個屬于技術為王。在豬肉銷售階段,網易沒有直接采取進超市走高端路線的做法,而是采取饑餓營銷。他先在網易內部試水,然后再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網絡拍賣,吊足了公眾胃口。
     
    而且,丁磊還打算與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進行餐飲合作,在西湖邊參照互聯網飯局開設“豬爸”餐廳。這既相互借勢,又跨了界,還將豬肉生產的鏈條拉長,一舉多得。
     
    丁磊的豬可能養得不錯,但養殖業中超過他的高手數不勝數。只有丁家豬成了舉國皆知的明星,為什么?

    因為丁磊的資源和講故事的能力遠超普羅大眾。
     
    餐飲人若一定要學習,恐怕只能從厚著臉皮“吹牛”開始。
     
    資料參考:鳳凰科技、時代周報、農財寶典、36氪、鈦媒體等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