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食品安全風波外,人們對“洋快餐”態度的轉變也是業績下降的原因。內參君看來,在本土消費者眼中,“洋快餐”已從此前的“高大上”走向大眾消費。同時,國內一二線城市的“洋快餐”目前已基本飽和。像“中式快餐”的興起,也蠶食傳統“洋快餐”的市場份額。
從漢堡王的戰術調整,突顯出目前餐飲行業選址所遇到的困難,一面是高客流,一面是高成本。漢堡王如此決策也給餐友們一些啟示... ...
入川經營僅一年零兩個月,全球快餐連鎖三巨頭之一的漢堡王近日接連關閉兩家位于成都春熙路商圈的店鋪。
11月16日,已閉門的兩家店鋪大門緊鎖,內部裝潢已被拆除。漢堡王(中國)戰略發展關系副總裁李柏青對此坦言,關閉店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店面租金。不過,他同時強調,這也是漢堡王(中國)的戰術調整,未來入駐購物中心或更適合漢堡王入華策略,商業街并不適合。
關閉兩店屬租約到期
2013年8月3日,漢堡王西南首店落子成都市春熙路,一年的時間里,又陸續在重慶、綿陽等地開店。近日,漢堡王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商圈的兩家鋪面均宣布關閉,其中一家貼出告示稱將擇址重新開業;另一家掛出了鋪面招租的信息。關閉的兩家均為漢堡王(中國)的加盟店,加盟商當初與店鋪房東所簽合同到期,并且由于地段較好,租金漲價比較厲害,所以沒營業。
上述兩家餐廳屬于四川食泰餐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董明稱“兩家店租約到期,屬于正常遷址”,其中關閉的總府路餐廳將遷址到附近一棟新寫字樓華置廣場內。
漢堡王官網資料顯示,漢堡王目前在四川地區的門店共有8家,其中成都7家,綿陽1家,而成都7家漢堡王餐廳中有一家位于雙流,另外6家都位于中心城區。在關閉春熙路商圈內的兩家門店后,目前在成都市正營業的漢堡王餐廳有5家。
從商業街轉戰購物中心?
漢堡王(中國)戰略發展關系副總裁李柏青坦言,兩家門店的閉店原因確實主要在于租金,“成都兩個店關門主要問題是租金,像春熙路這樣著名的商業街租金并不便宜,讓一些店面也確實承受著一定的壓力。”
漢堡王入華較晚,在選址時是會遇上“選擇有限”的困難。漢堡王在中國的鋪面數量并沒有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先在商業街開一兩家,有助于當地消費者了解,隨后再做階段式調整。但實際上,商業街并非最適合漢堡王,購物中心可能更合適。
漢堡王總府路餐廳即將遷移至的目的地———提督街華置廣場,該寫字樓同樣處在總府路商圈,但租金卻無法與春熙路臨街鋪面同日而語。
全國開千家門店計劃不變
與全球西式連鎖快餐品牌相同,漢堡王在中國也采取直營與特許經營即加盟模式,加盟店與直營店比例為3:7。全球范圍內90%的店均為加盟店。
去年落戶西南之際,李柏青表示,預計未來5年,漢堡王將在四川發展150~300家門店,全國范圍內將開1000家左右的門店。據漢堡王2013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底,其在華的門店數共190家,距上述1000家的目標還相距較遠。
李柏青表示,因為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做起來,所以開5年開千店策略不會改變。目前漢堡王在中國的擴張仍照計劃正常進行,同時,在個別城市例如春熙路這樣的商圈,也不可避免有關閉個別店面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