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上的品牌互動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有些品牌確實做得不錯,但有些就沒那么幸運了。還有一部分處于二者之間,手段平庸不說,實際的作用只是為當天的新聞提供了一點兒素材。
挪威的漢堡王(Burger King)最近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他們管理Facebook粉絲的策略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漢堡王和為其服務的DIST創意公司想要知道他們Facebook上的38000多粉絲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的喜歡這個品牌。
四月的時候,公司稱想要重新啟動其Facebook的主頁,為了有一個全新的開始,公司向之前主頁上的每位關注者承諾,如果他們不加入新主頁的話,就可以得到一個免費的巨無霸漢堡(預計贈送1000個巨無霸漢堡)。
公司預想這樣可以甩掉那些只在主頁上做消極評論或是要優惠折扣的冒牌粉絲。這個手段的結果就是大約三分之二(或是說28000名)的粉絲選擇了免費漢堡,新的主頁上只剩下8000多名粉絲。在當今這個所有品牌都想以量取勝的社會中,這種做法是不是相當于切腹自盡呢?這究竟是一次失敗的嘗試,還是一個狡猾的策略呢?
一些觀察者稱這種做法其實是在用錯誤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品牌,是很過分的舉動。畢竟“喜愛”不是一個嚴謹的定義:粉絲就是粉絲,不管他們為什么喜歡。是不是所有的粉絲都是好的粉絲,這是個值得商議問題。
但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漢堡王市場總監斯文·哈爾辛(SvenHars)贊成“質高于量”這一說法。他說:“這次活動讓我們有機會擺脫那些只為了免費贈品而喜愛我們的粉絲。我們不再專注于有多少人喜歡我們,而是把時間和資源都用來跟真正的粉絲們搞好關系。”
在這次活動前,漢堡王請他們的公關公司MSL集團來對之前主頁上舉行過的活動進行一次評估,然后制定一個有效的策略,比如在主頁上傳達什么信息,以什么樣的口吻來傳達,營造什么樣的視覺效果以及互動的頻率等等。
“我們已經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來研制策略,現在這個品牌在Facebook上的風格和效果更為鮮明,”哈爾辛說:“現在可以更容易地回應不同的請求和抱怨,而且主頁上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說什么。”
哈爾辛表示他們已經預料到了臉書粉絲人數的驟降,在開展行動前公司預計到年底粉絲人數會達到10000人左右。盡管規模較小,但新主頁上的粉絲會更為活躍。“我們和粉絲之間的互動會越來越多,”他說:“正是由于對‘質’的關注,我們擁有了更忠實的粉絲群體,而且讓他們能夠更方便地聯系到我們。”
據哈爾辛說,漢堡王的這一舉動并沒有引發強烈的抵制活動,正相反,這一活動更加引起了公眾對該品牌Facebook主頁的關注。
千萬別在社交上斷了自己的后路。到底怎么做才是對的?“讓一大批粉絲離開”這樣做有沒有道理呢?一個規模更小(實際上是小得多)但更堅實的粉絲群就一定更好嗎?
歡迎餐友留言討論。